擁抱「一帶一路」機遇 裝備學生應對 全球化挑戰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32期 黃穎詩校長 油蔴地街坊會學校 裝備學生

日前教育局提出有關小學常識科分拆為人文科和科學科的政策引起了廣泛討論。作為校長,我對這個政策對非華語學生的影響表示關注。我們需要探討這個政策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以及非華語學生是否具備應對學科變化的能力。

首先,我們應該肯定教育局在推動課程設計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教育局一直致力於培養學生應對未來挑戰所需的能力,這種持續優化的態度值得我們支持和鼓勵。教育局在過去幾年已經成功推展了一些課程改革,為學生提供更全面和多元化的學習體驗。例如,在小學階段,教育局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實踐能力,推出了 STEAM教育的相關課程和活動,鼓勵學生在跨學科領域進行探索和實驗。這樣的舉措有助於激發學生對科學和技術的興趣,並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和合作能力。

針對新政策,似乎還有值得仔細討論和研究的地方。過去幾年,教育局一直推動跨科協作,常識科已經包含了一些綜合的元素和成分。現在將其分拆為人文科和科學科,這是否會加強科目之間的劃分,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並加劇科學和人文之間的脫節情況。這樣的安排是否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新的科目結構下,學生是否能夠獲得全面的知識和技能?我們期待教育局廣泛收納業界意見,以便日後提供清晰指引讓業界跟從。

我們也關注課時的具體安排以及對非華語學生的支援。由於分拆後的科目可能存在重疊的文化元素,例如中文科和人文科,我們擔心學生可能會面臨課時不足的情況。這些非華語學生在語言和文化方面可能面臨更多挑戰。我們應確保教材的安排有充裕的時間,以便他們能夠理解和學習。我們希望教育局能夠提供支援,幫助學校合理安排課程,確保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同時,我們也期望教育局提供相應的培訓和支援給教師,以確保他們能夠有效地教導非華語學生,並幫助他們克服語言和文化上的障礙。

另一方面,我們是否亦可以趁這個課程改革的機會,在人文科中加入與其他民族融合的文化元素,擁抱「一帶一路」的機遇,裝備學生將來應對全球化的挑戰。這樣的教學內容將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尊重多元性的態度。這些能力在學生日後進入職場或與不同民族的人合作時將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華語學生在香港學習,並具備多語能力和文化背景等等優勢,促進民族融和。這不僅能夠幫助非華語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環境,也能夠讓華語學生更好地了解其他文化和語言,增強他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價值觀、傳統和習俗,並學習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和平共處。通過學習民族融和的概念和實踐,學生能夠培養包容性和合作性,並成為未來社會的有益成員。

總括而言,我們支持教育局在提升教育質量和學生能力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在實施新政策時,我們期望教育局能充分考慮學生的整體發展和多元性,確保這項政策能夠造福不同背景的學生,讓學生把握全球化的機遇,並在日益緊密連繫的社會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