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149筆

勇敢創造 非聯招課程精選

教育傳媒

升學攻略, 教育雜誌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放榜,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以外其實還有多種繼續升學的途徑,讓考生報讀。本刊精選相關院校與課程作詳細介紹,意欲更上層樓的莘莘學子其實有著多元選擇,只要認清前路,不妨勇敢邁步。

閱讀

大學之路 放榜攻略

教育傳媒

升學攻略, 教育雜誌

《大學之路 放榜攻略》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成績公佈後,通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報讀大學的考生可作最後的課程改選,以利爭取入讀心儀的課程。本刊提供聯招進程與注意事項之餘,更介紹多個特色課程,為考生提供更多出路選擇。#教育傳媒 #GoodSchool #好學校 #DSE #香港中學文憑試 #教育

閱讀

《教育專業》第12期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雜誌

《教育專業》受傳統文化影響,香港的教育制度以考試為主,不論學生還是家長,均認為如想創造亮前程,升讀學術型大學是不二之選。分析數據,香港每年學位課程總收生已達到33,000個,於48%適齡學生有機會接受學位教育下,畢業生卻面對就業困難及薪金下跌的困境,這種錯配現象,成因及問題是什麼?為了探討如何令應用型人得到同等的發展機會,《教育專業》邀請到香港教育局局長政治助理施俊輝分享政府規劃,另外亦訪問了大力推動職專及應用教育的專業人士作深入探討。其他精彩內容還包括I.T資訊、教育熱話、消閒、招聘等,內容目不睱給!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23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小學統一派位將會在六月上旬公佈結果,然而受疫情影響,不少家長擔心長期停課,造成學習進度落後,令孩子難以適應小學生活。事實上除了學業,全新環境、陌生的面孔、嚴謹的上課模式也是小一新生的壓力源頭;教育局早於二OO一年已提供指引,讓小學安排小一新生的適應措施,家長也可以藉開課前的空檔,在日常生活中與子女進行訓練,加強自理能力、耐性和專注能力,開課後則多與學校溝通,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情況,攜手協助子女適應小一生活。

閱讀

《教育專業》第11期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雜誌

新時代來臨,科技正在徹底改變很多工種的本質,未來充滿變數。正因計劃不及變化,學生更要做好準備,對未來發展作出系統規劃和初步設計,定立明確的前進方向。生涯規劃的擔子不能全放在老師身上,需要透過社會各界攜手合作,才能真正擴闊學生出路。這一期《教育專業》邀請到不同崗位的專家包括香港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恒大何順文校長等,其他精彩內容還包括I.T資訊、教育熱話、消閒、招聘等,內容目不睱給!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22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甫入2020年,疫情籠罩本港,繼而蔓延全球,教育局宣佈停課,對本港教育界而言無疑是一項挑戰。面對停課,本學年小六學生將面臨升中選校,如何填寫志願表,將是小六學生家長無可避免的煩惱。然而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梁敦瑜校長,和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邱少雄校長均認為,經過「自行分配學位」結果公佈後,部分中學學位反而釋放出來,作為「統一派位」之用,家長不用過於擔憂,填寫志願時只要進取保守得宜,子女不難獲心儀學校級錄取。

閱讀

《教育專業》第10期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雜誌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教育局宣佈再次延長全校中小學及幼園的停課。這一次的停課長達3個月,為了達致停課不停學,電子學習當然大受歡迎。然而,業界卻反映即使方便,網上學習還存有各種困難及不足;再者,學校為了追趕課程進度,又會否變相於這段時期過份催谷學生?復課後,業界又將面對什麼處境?這一期《教育專業》邀請到不同崗位的持分者包括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等,作出深度分析,希望能夠為同工提供全方位的思考角度及建議。其他精彩內容還包括STEM教育、生涯規劃、消閒、招聘等,內容目不睱給!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21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家長為子女選校時,大多透過網上討論區的學校排名榜,比較各間學校的質素,然而學校排名榜五花八門,準則不一,加上大多是網絡用戶口耳相傳,欠缺專業意見和數據支持;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陳呂重德紀念學校梁俊傑校長認為,網上資源縱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仍要判辨真偽,加上孩子才是最終的「用家」,選校時應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同時宜多向任教老師諮詢意見,客觀了解孩子的學習能力。當然亦要親身到訪心儀學校,認識學校特色和教學重點,考慮是否適合孩子入讀。

閱讀

《教育專業》第09期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雜誌

優質教育基金(下簡稱「QEF」)在年多前宣布推出「公帑資助學校專項撥款計劃」,讓每間合資格的學校,可按校本需要申請約200萬元的大額資助。根據市場資料顯示,目前只有大約10%的學校成功申請,還有近九成的學校仍在思考如何申請撥款,或者在排隊等待審批中。善用資源十分重要,今期找來了已成功申請撥款的學校,分享他們的實戰經驗,老師團隊在籌劃及申領撥款時,不妨參考他們的經驗,申請時就更事半功倍。其他精彩內容還包括I.T資訊科技、STEM教育、生涯規劃、正向教育、消閒、招聘等,內容目不睱給!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20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今年1月18、19日便是「升小統一派位」辦理選校的日子,對於未獲「自行分配學位」錄取的學童家長來說,便是第二次爭取入讀心儀小學的好機會。儘管「統一派位」的學校選項遠多於「自行分配學位」,萬一學位出現供不應求時,電腦便會採用「隨機分配」,因此家長為子女填寫志願,仍必須態度審慎,不宜過於輕率,也要正視子女的能力,不宜強求名校,應當量力而為。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104期  | 好學校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