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149筆

《香港教育雜誌》第70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良好的英語能力不但幫助學生在升學及職場上建立優勢,提升競爭力,更能夠擴闊國際視野,成就人生舞台。第70期《香港教育雜誌》為一眾讀者深入探討英語戲劇教育的好處,同時分析戲劇如何結合日常教學,從而讓學生達到全人發展。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走訪位於不同地區的中學,親身了解其辦學理念和課程特色。教育專欄由沙田循道衛理小學朱敏娟校長及聖公會聖匠小學伍美英校長撰文分享教育心得。

閱讀

《教育專業》第27期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雜誌

《教育專業》第27期封面故事集中討論學界如何培育出迎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以回應香港建立「人才庫」的需求。多名校長深入分享香港未來如何從各個範疇開展人才培訓工作。此外,在教育熱話欄目,亦會探討學生生涯規劃的議題。本期內容精彩豐富,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教育專業》繼續與各位同工同行,提供優質閱讀內容,一起譜寫教學新篇章。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69期 ──《升小家長攻略──英文教學篇 2023-2024》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升小是所有學生重要的里程碑。每位家長為子女揀選合適的小學時,應對學校有充分認識,同時考慮子女的能力、志向及興趣,從而作出適當的選擇。第69期《升小家長攻略──英文教學篇 2023-2024》將為各位家長分享選校日程和策略,做好全面部署。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走訪37所小學,親身了解其辦學理念和課程特色。除了着重學生的英文學習,更重視以多元學習方法發掘潛能,培養終身興趣和正向態度,實踐全人教育。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68期 ──《升中家長攻略──英文教學篇 2023-2024》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升中是所有學生重要的里程碑。每位家長為子女揀選合適的中學時,應對學校有充分認識,同時考慮子女的能力、志向及興趣,從而作出適當的選擇。第68期《升中家長攻略──英文教學篇 2023-2024》將為各位家長分享選校日程和策略,做好全面處署。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走訪超過37所中學,親身了解其辦學理念和課程特色。除了着重學生的英文學習,更重視以多元學習方法發掘潛能,培養終身興趣和正向態度,實踐全人教育。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67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家長在為子女選擇學校時,既抱着升讀名校的心願,亦希望發揮他們的潛能,不僅需要在兩者中取得平衡,更要為子女作出最後選擇,其實壓力甚大,深怕「一子錯,滿盤皆落索」。第67期《香港教育雜誌》特別為一眾家長搜羅了部分常見的選校問題,為家長們提供寶貴的參考。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走訪記者走訪位於不同地區的中學及小學,親身了解其辦學理念和課程特色。教育專欄由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張建新校長及錦田公立蒙養學校曾卓龍校長撰文分享教育心得。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64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第64期《香港教育雜誌》由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田少斌校長,以及東華三院何藍瓊纓幼稚園周思華校長分享建立家庭閱讀環境的技巧。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走訪3所直資中學分享如何善用直資學校優勢,為學生創造上佳的學習環境,同時開發獨特潛能,培育未來一代。2所幼稚園則洞察幼兒的成長及學習需要,設計完備的課程框架,以培養其共通能力。教育專欄由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劉德銘校長及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樂凱欣校長撰文分享教育心得。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63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電子世代來臨,一旦我們過度依賴互聯網,便容易導致數碼失憶症侯群。第63期《香港教育雜誌》由裘錦秋中學(元朗)梅志文校長和聖公會柴灣聖米迦勒小學羅卓賢校長為一眾讀者拆解數碼失憶的成因和特徵,同時介紹多個重塑大腦的妙法,杜絕數碼失憶。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走訪位於不同地區的中、小學,親身了解其辦學理念和課程特色。在教育資訊欄目,香港教育大學(教大)分享粵劇傳承研究中心首辦「全港中小學音樂教師粵劇教學獎 2022」,以及促進中非文化交流的平台公司「吾步徒」。感興趣的家長可在OK便利店及各大書攤購買。

閱讀

《教育專業》第25期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雜誌

《教育專業》第25期封面故事訪問教育局新任局長蔡若蓮,以承先啓後為願景,掀開教育新篇章,並以「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為目標。多名新上任的辦學團體總監/顧問、校長及副校長,亦深入分享作為新晉管理層的抱負及願景。此外,在教育熱話欄目,更會討論學校裝設電動車充電位的議題。本期內容精彩豐富,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教育專業》繼續與各位同工同行,提供優質閱讀內容,一起譜寫教學新篇章。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62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第62期《香港教育雜誌》探討開學焦慮症的成因及徵狀,並由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梁敦瑜校長和東華三院方樹福堂幼稚園高頴思校長,一起傳授「緩解七式」。近年疫情反覆,同時考驗學校、父母與子女三方的調適能力,從面授課轉為網課,自悠長假期變成只有短促的過渡周,種種都可能加劇孩子甚至家長的開學焦慮症。透過調整作息、學習自我管理等技巧,讓往後每個開學日,都能成為孩子愉快成長的新開始。此外,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分別走訪超過二十間學校,親自了解學校的辦學特色和理念。在教育資訊欄目,記者亦報道了由招商局慈善基金會贊助,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辦的「教師夢 ‧ 飛翔」計劃,如何透過發放準教師獎學金、提供不同學術交流活動及職前支援等,為準教師日後投身教師行列作出準備。感興趣的家長可在OK便利店及各大書攤購買。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61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今期《香港教育雜誌》會討論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的發展和孩子的心理、生理、體能及智能發展息息相關,透過日常生活的經驗累積,他們會漸漸掌握進食、如廁等自理技巧。東華三院方樹福堂幼稚園高頴思校長、及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羅卓賢校長將親自解構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心得。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亦走訪不同學校,為家長詳細介紹其辦學理念及課程特色。太陽島英文幼稚園活用豐富資源,完善校園設施,提供最優良學習環境;世界龍岡學校朱瑞蘭中英文幼稚園重視身教,以「誠」待人,矢志培育品學俱佳的學童;樂善堂楊仲明學校以學生需要為本,提供全方位支援,發掘課堂內外無窮潛能;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制定四大教育方針,學術、體藝、品德三軌並利,成就具國際胸襟未來人才。校長專欄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呂恒森校長及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田少斌校長撰文分享教學心得。感興趣的家長可在OK便利店及各大書攤購買。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104期  | 好學校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