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377筆

《促進正向思維的人工智能STEM教育課程教學資源套》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主題篇, 學校書刊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一直積極推動 STEM 及編程教育,更於 2018/2019 年度開始,開展優 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透過運用 micro controller 及設計思維促進中小學 STEM 教育。近年人工智 能被應用在多個領域,自 2020/2021 年度起,計劃針對 STEM 發展中人工智能的應用,透過舉辦 教師工作坊及課程策劃會議,除了增進教師對人工智能相關範疇的認知及應用能力外,更希望加強 教師對於透過 STEM 活動培養設計思維及正向思維的概念及相關性,從而提升設計相關教學活動的 能力。這個教學資源套會詳述各所參與學校參與有關計劃的詳情。

閱讀

《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60周年校慶特刊》

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

特刊, 學校書刊

《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60周年校慶特刊》回顧了學校歷史,在歷年教職員合照、校園回憶之外,更同時描繪了學校未來十年發展藍圖,並以學校教職員的心聲作結。

閱讀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2022-2023年度姊妹學校交流計劃》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

主題篇, 學校書刊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2022-2023年度姊妹學校交流計劃》展示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及北京市海淀區航天圖強小學學生,以「有情不管別離久‧情在相逢終有期」為題而製成的作品,分享兩地特色建築及節日活動。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86期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國家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核心,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近年多間港人子弟學校陸續開校。第86期《香港教育雜誌》中,記者深度採訪香港維港教育集團副總裁、維港教育研究院院長孫曉傑,深入了解暨大港澳子弟學校「一門三校」的教育新格局,如何促進大灣區的教育發展,培育學生的全人發展。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走訪不同學校,親身了解其辦學理念和課程特色。教育專欄由天主教普照中學袁玉蘭校長、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學校馬文瀚校長撰文分享教育心得。

閱讀

《嶺南中學──升中指南家長篇》

嶺南中學

升學攻略, 學校書刊

《嶺南中學──升中指南家長篇》以「正向生命‧自主豐盛」為主題,展示學校於德育名公民教育、靈命教育及生命教育上的努力,並介紹學校推動自主學習、初中選修科、優質英語教學、STEM課程等成果。

閱讀

《教育專業》第33期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雜誌

《教育專業》第33期封面故事以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為主題。隨着國家於2019年正式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標誌着大灣區發展邁向新里程,為國家「科教興國」戰略做好人才支撐。本期特意訪問了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教聯會主席黃錦良,以及多位中、小學、幼稚園校長作出專業點評。本期內容精彩豐富,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教育專業》繼續與各位同工同行,提供優質閱讀內容,一起譜寫教學新篇章。

閱讀

《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學校簡介》

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

學校概覽, 學校書刊

《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學校簡介》提出培育明日領袖的方針策略,介紹校內課程結構、特色課程(包括專家入課、探究式課程、遊歷及全球公民參與式學習、英語沉浸環境),描述學校設施,並列舉支援學校的專家。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85期特刊 -《升小家長攻略──英文教學篇 2024-2025》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雜誌

升小是所有學生重要的里程碑。每位家長為子女揀選合適的小學時,應對學校有充分認識,同時考慮子女的能力、志向及興趣,從而作出適當的選擇。第85期《升小家長攻略──英文教學篇 2024-2025》將為各位家長分享選校日程和策略,做好全面部署。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走訪41所小學,親身了解其辦學理念和課程特色。除了着重學生的英文學習,更重視以多元學習方法發掘潛能,培養終身興趣和正向態度,實踐全人教育。

閱讀

《鳳溪第一中學——學校概覽》

鳳溪第一中學

學校概覽, 學校書刊

《鳳溪第一中學——學校概覽》介紹課程特色、多元活動、優質師資和校園設施,公布文憑試成績、大學入學率及學生成就,並收錄了尖子感言。

閱讀

《SKHYKH常識滿FUN報》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主題篇, 學校書刊

《SKHYKH常識滿FUN報》第三期詳細介紹學校常識科的特色課程及創意STEAM教育,如何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探究精神。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101期  | 好學校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