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

Hk Juvenile Care Centre Chan Nam Cheong Memorial School的校徽

香港青少年培育會陳南昌紀念學校

Hk Juvenile Care Centre Chan Nam Cheong Memorial School



學校簡介

香港青少年培育會陳南昌紀念學校(Hk Juvenile Care Centre Chan Nam Cheong Memorial School)是位於香港南區的一間群育學校特殊學校,學校面積6,154平方米,屬於男校,學生人數144人(初中:包括院舍服務名額120個走讀生名額24個),該校辦學宗旨是1. 為貧苦無依,流離失所,從十二至十八歲之青少年促進福利,免費予以扶養、庇護、教育、並提供其他多種援助,以發展其體、智、精神、學業等能力,與及職業技能、期彼等長大成人,得廁身社會,生活條件得以改善。

2.在青少年接受教育及訓練過程中,鼓勵彼等發揮其獨立性、責任感、自尊心、並汲取充份之知識及技能,俾能過有用及意義之生活。



學校背景

香港青少年培育會陳南昌紀念學校創立於,學校沒有宗教背景,校長是林少佩女士,校監是杜陳瑞蘭女士

該校校訓是「培智進德」

該校辦學理念是「1. 為貧苦無依,流離失所,從十二至十八歲之青少年促進福利,免費予以扶養、庇護、教育、並提供其他多種援助,以發展其體、智、精神、學業等能力,與及職業技能、期彼等長大成人,得廁身社會,生活條件得以改善。

2.在青少年接受教育及訓練過程中,鼓勵彼等發揮其獨立性、責任感、自尊心、並汲取充份之知識及技能,俾能過有用及意義之生活。



學校師資

在師資方面,香港青少年培育會陳南昌紀念學校全校教師總人數為24人,其中擁有基本師資訓練資格有24人、特殊教育訓練資格有14人、領有學士24人、碩士11人、博士或以上學歷 人。

而在專業人員方面,全校專業人員總數為2人, 當中言語治療師0人、職業治療師0人、物理治療師0人、社工2人、教育心理學家0.4人、護士0人、技師0人、職業治療助理0人、實驗室技術員1人、物理治療助理0人, 其他專業2人。


班級結構

香港青少年培育會陳南昌紀念學校的班級結構分為2級別,分別是小學、中學。小學班級結構是小一0班,小二0班,小三0班,小四0班,小五0班,小六0班。中學班級結構是中一2班,中二3班,中三3班,中四2班,中五1班,中六1班。總計全校共開12班。

班級結構備註:
-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方面,1. 我們有12間課室,每間可容納15人,9間特別室,包括綜合科學實驗室、圖書館、美設室、電腦室、設計科技室、電子與電學室、健身室、音樂室及資源室等。還有醫療室、社工室、籃球場、有蓋操場及禮堂。學校禮堂加設有12`x12`大銀幕,方便在禮堂進行大型活動或教學用途。全部課室更安裝大銀幕電視,以進行多媒體教學用途。全校課室及特別室加設空調設備,使學與教的環境更加舒適。2.在資訊科技學習上,學校添置有數碼錄像機及實物投映機,並已更新全校無線上網系統,覆蓋全校及宿舍所有範圍,以便利用作無線系統上網教學。學校供師生使用電腦有57台,投映機14部;更提供內聯網服務予全校師生及宿舍。本學年學校不但增添12部平板電腦供高中通識科使用,還在每班增設影音器材及平板電視。。


學費

香港青少年培育會陳南昌紀念學校屬於津貼學校,學費全免。
其他收費:家長只須負責學員之個人消費,包括醫療、書簿、零食、車資及個人用品等支出。


校車服務

本會穿梭巴士於黃竹坑星加坡國際學校前接載探訪人士到校。


聯絡資料

學校名稱(中):香港青少年培育會陳南昌紀念學校
學校名稱(英):Hk Juvenile Care Centre Chan Nam Cheong Memorial School
校長:林少佩 女士
校監 / 校管會主席:杜陳瑞蘭 女士

地址:香港黃竹坑南朗山道38號
電話:25180751   傳真:25546195
電郵:cncms@hkjcc.edu.hk
網址:http://www.hkjcc.edu.hk

更多香港青少年培育會陳南昌紀念學校的資訊:學校詳細資料

本網頁「香港青少年培育會陳南昌紀念學校」的資料是參考自:教育局網站及各學校之官方網站製作而成,如發現有任何不準確或不妥善地方,請讓我們知道 cs@edumedia.hk 盡快作出修正。 最後更新日期: 2025-04-25


您可能還想瀏覽: 全港特殊學校概況 | 香港南區特殊學校 | 香港南區學校開放日資訊 | 香港南區補習班資訊





學校收費

收费资料
家長只須負責學員之個人消費,包括醫療、書簿、零食、車資及個人用品等支出。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1. 我們有12間課室,每間可容納15人,9間特別室,包括綜合科學實驗室、圖書館、美設室、電腦室、設計科技室、電子與電學室、健身室、音樂室及資源室等。還有醫療室、社工室、籃球場、有蓋操場及禮堂。學校禮堂加設有12`x12`大銀幕,方便在禮堂進行大型活動或教學用途。全部課室更安裝大銀幕電視,以進行多媒體教學用途。全校課室及特別室加設空調設備,使學與教的環境更加舒適。2.在資訊科技學習上,學校添置有數碼錄像機及實物投映機,並已更新全校無線上網系統,覆蓋全校及宿舍所有範圍,以便利用作無線系統上網教學。學校供師生使用電腦有57台,投映機14部;更提供內聯網服務予全校師生及宿舍。本學年學校不但增添12部平板電腦供高中通識科使用,還在每班增設影音器材及平板電視。。

教師資料

教師專業資歷 (人数)

基本師資訓練:
24
特殊教育訓練:
14
學士:
24
碩士:
11
博士:
教師總數:
24

專業人員資料 (人數)

言語治療師:
0
職業治療師:
0
物理治療師:
0
社工:
2
教育心理學家:
0.4
護士:
0
技師:
0
職業治療助理:
0
實驗室技術員:
1
物理治療助理:
0
其他:
2
專業人員總數:
2

班級結構

預備班 (班數)

低班:
0
高班:
0

小學 (班數)

小一:
0
小二:
0
小三:
0
小四:
0
小五:
0
小六:
0

中學 (班數)

中一:
2
中二:
3
中三:
3
中四:
2
中五:
1
中六:
1

開設科目

開設科目
本校在八個學習領域中共設12科目。在初中級別: 語文教育(中文、英文及普通話); 數學教育(數學); 科學教育(綜合科學); 人文教育(通識科); 科技教育(普通電腦科、電工科、 設計與科技;體育(體育科); 藝術教育(視覺藝術); 其他學習經驗(校本課程) 高中級別: 語文教育(中文、英文、普通話); 數學教育(數學); 通識:(通識科); 選修科技目(設計科技與應用及生活健康與社會關懷); 其他學習經驗及應用學習。課外活動:視覺藝術、體藝活動、樂隊培訓表演、義工服務、職業體驗學習及實習培訓等組別。

學校特色

管理與組織
本校由法團校董會執行領導及管理學校,校內行政及策劃由校長與行政組帶領校內7組進行日常之校務運作及學生支援,組別包括訓輔導組、教與學組、活動組、資訊科技組、職業輔導及學生事務組、校務組和聯誼及家教會組,各組別之主管老師需負責監察和協調各組的日常運作,而校方亦於每年舉行多次教職員培訓,提升團隊精神和專業發展。
教與學
本校設有中文、英文、數學、人文、科學及科技六個學習範疇共十個學科,提供全校中一至中三級共八班學生的文法及實用科目課程。另高中設有科學與科技、生物、商業、電腦應用及環社化。教與學組除統合各科的教學活動外,並負責處理校內教與學的評估及各種科務統籌工作。本校已進行評估多元化教學策略的施行以瞭解教與學的效果;另外,每年以跨學科集體備課,進行兩次全校性的教育日學科統籌活動,作課程統整之專題研習。
支援輔導服務
本校推行「全校參與、綜合預防」的訓輔導模式,本著教育學生爲基本原則。全校以三層綜合防範模式推行訓導政策,另加獎勵/慶祝及懲罰/補償。政策的運作依「訓輔導組工作政策大綱」推行,並以「加減分獎懲制度」及「愛的教育獎勵計劃的社化評估」作系統統合。三層綜合防範的重點以預防性及發展性的訓輔導活動為主,藉多元化的訓輔導活動或小組協助學生發展潛能,啟發及支援學生成長,從而營造關懷的校園氣氛。學校非常著重生成長支援,視「學生每一次犯錯為一個再教育的機會」,因此在個人輔導層面上推行「選擇理論」,以啟發生反思個人目標及行為之關係,從而作出更負責任的行為。
學業及學業以外的表現
本校中三學生畢業後可選擇原校升讀本校高中課程,亦可以參加中四學位派位安排,派回升讀主流中四課程,亦可報讀職業訓練局及專業教育學院課程。選擇在本校升讀中四之學生,除了在主要核心課程外及兩科選修學習科目外,學校更加強適齡及高中學生的職業輔導及體驗學習,按學生的個別興趣及能力,安排職業訓練及實習體驗,以致其生涯規劃能有所準備。各科組在每年均會舉行不同的科組活動,務使學生有全方位學習的機會,又訓練學生參加校際朗誦比賽、學屆田徑運動會及各類型體育比賽活動。
課程政策
1.照顧學生的個別學習差異(Individual Learning Differences),讓不同能力的學生發揮其潛能。調適課程以照顧學生個別學習差異,並發揮學生潛能。調適各級科目及課程,以令學生在不同學習領域上有均衡發展;將HOPE課程與校本課程結合,並滲入德育的教學元素。發展校本情緒及行為管理課程規劃德育及國民教育學習方向及內容,以為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發展作預備。2.建立正向目標,提升心理質素及價值方向教導學童從基礎需要向高層次發展,提昇學童的德育發展階段,邁向為社會共同價值及秩序而守規,提昇自我尊重及自我價值。3.發展職業導向及體驗學習。學生能從職業訓輔中認識自己的興趣、能力、志向;從工作實習回饋中,增加學生的反省能力,著實計劃未來學習方向;從工作實習的回饋中,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從工作實習中獲得認可,提升學生的自我形象;藉多元化的活動體驗,發展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課外活動
每週星期五下午設有多元智能課,提供不同類別的小組,以培養及發掘學生的興趣和潛能。透過不同的活動,學生能建立自信、提升自尊感及獲取成功感。學校鼓勵學生作多方面的嘗試,達致學習的均衡。課後活動時段提供校隊培訓,讓學生有更多練習機會。全年舉辦活動有校長盾(校內各項目比賽),陸運會、戶外學習、社化訓練、歷奇活動、閱讀獎勵計劃、社區義工服務、校際比賽等。本校更舉辦大型比賽賽,包括跆拳友好邀請賽及群育杯賽事。
資訊科技支援
本校採用無線寬頻上網配合學校行政及教學需要,學校擁有兩間電腦室、圖書館設有資訊資源角及電腦供學生使用。高中班及特別室均裝設投影器,協助教學並提高教育質素。學生除學習掌握一般電腦硬體及軟件運作外,更需學習立體繪圖(Alibre Design)、基本動畫設計(六角大王)和在多元化教學加入資訊科技元素進行各學科專題研習。
轉助醫療服務
-本校參加了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及賽馬會舉辦之「安心校園」計劃,不但有10位專責教職員完成急救及運用心臟去顫機訓練,並且校內亦有心臟去顫機的設備。
未來發展
1. 繼續推行課程發展 ,以HOPE 課程綱領,作為學校的校本課程特色 H:HEALTH 培智進德 全人發展 O:OPPORTUNITY 創造機會 體驗多元 P:PARTNERSHIP 家校同心 專業同行 E:EDIFICATION 恪守明理 潛移默化 2. 校內推行「校本情緒行為管理」課程,綜合中、英及通識科的學習重點,以提供適切的教導及訓練,利用校本學習的環境及其他學習經驗,以幫助相關學生成長及解決他們的學習困難。 3. 家長工作-定期舉辦家長工作小組,推行家長教育及分享教導子女心得,對家校彼此支持。 4. 發展學生綜合評估工作,讓學生,老師,家長及對外工作人員,充份了解學生的成長階段所出現的問題,因而提供適切的支持與豉勵。5. 繼續擴大工作網絡,聯繫校友,熱心人士及南區學校網絡,伸展區外與其他中小學及機構聯繫,分享處理情緒學生經驗,並提供學生職業訓輔導體驗及實習機會。
其他學校特色
學校特色:香港青少年培育會創於1948年,現址於1994年初落成啟用。為配合社會需求,陳南昌紀念學校及白普理宿舍現提供教育服務及院舍照顧,給予因家庭問題引致行為及情緒適應有困難的青少年。學校部分是由教育局資助,宿舍部分則由社會福利署資助。 服務對象介乎12至18歲適合入讀中一至中六而行為及情緒適應有困難的男童。

聯絡資料

其他香港南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