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377筆

《香港教育雜誌》第61期
教育傳媒
今期《香港教育雜誌》會討論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的發展和孩子的心理、生理、體能及智能發展息息相關,透過日常生活的經驗累積,他們會漸漸掌握進食、如廁等自理技巧。東華三院方樹福堂幼稚園高頴思校長、及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羅卓賢校長將親自解構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心得。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亦走訪不同學校,為家長詳細介紹其辦學理念及課程特色。太陽島英文幼稚園活用豐富資源,完善校園設施,提供最優良學習環境;世界龍岡學校朱瑞蘭中英文幼稚園重視身教,以「誠」待人,矢志培育品學俱佳的學童;樂善堂楊仲明學校以學生需要為本,提供全方位支援,發掘課堂內外無窮潛能;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制定四大教育方針,學術、體藝、品德三軌並利,成就具國際胸襟未來人才。校長專欄由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呂恒森校長及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田少斌校長撰文分享教學心得。感興趣的家長可在OK便利店及各大書攤購買。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60期
教育傳媒
第60期《香港教育雜誌》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到校直擊欄目:廠商會蔡章閣中學推出嶄新3+3年學校發展計劃,促進學與教發展,又推動創科教育普及化,共6人獲產權署批專利;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幼稚園推展從親情出發的教育,發展孩子潛能,成就愉快學習;香港神託會培恩幼稚園融和多元教育理念,構築豐富學習成長歷程;香港神託會培真幼稚園設計生活化趣味課程,締造多元學習體驗。第二部分為DSE放榜青雲路,其中介紹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綜合工業及商業知識,成就未來行業骨幹;香港城市大學工學院電腦科學系和商學院聯合籌辦,Finance X Technology強勢聯手,培育金融知識與IT技術兼具的複合型人才;香港城市大學翻譯及語言學系探討語言的奧秘,以科學角度解析語言結構。感興趣的家長可在OK便利店及各大書攤購買。
閱讀
《教育專業》第24期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第24期封面故事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二十五年,回顧往昔,在教育方面經歷了重大變化,其中最劃時代的改變,必須提到「三三四」新學制的推行;此外,配合新學制,舉行多年的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也於2012年劃上句號,取而代之是中學文憑試。展望將來,在全港學校推行國家安全教育將會是特區政府的重點教育政策之一。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均瑜會長、黃錦良主席、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教授、東華三院教育科主管吳奇壎先生和何德心先生皆撰文回顧回歸二十五載的教育變遷,並展望未來承傳。教育熱話欄目亦會介紹愛國教育支援中心和教育生活館的設施。本期內容精彩豐富,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教育專業》繼續與各位同工同行,提供優質閱讀內容,一起譜寫教學新篇章。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59期
教育傳媒
今期《香港教育雜誌》主題故事將探討家長該如何與高敏感兒童相處。高敏感兒童比一般的兒童更容易被生活上的細節困擾,對部分家長而言,他們難以理解自己的小朋友為何會有如此奇怪的舉動,誤把子女標籤成難教、膽小、不聽話、頑皮等,令雙方都飽受生活上的壓力,產生出很多磨擦。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趙潔華校長及東華三院方樹福堂幼稚園高頴思校長,將為家長分享跟高敏感兒童生活上的親子相處小貼士。記者亦採訪了港澳信義會陳黃淑英紀念學校,了解學校的教學特色。該校着意營造學生的幸福感,讓他們能夠由心而發地享受快樂的校園生活,從而幫助他們尋找生命的方向和意義。除了露雲娜老師和高慕蓮博士撰文,東華三院鶴山學校何妙賢署理校長及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楊文德校長亦會於專欄分享獨特的教育理念,感興趣的家長可在OK便利店及各大書攤購買。
閱讀
《東涌天主教學校小學部——心靈花園小冊子》
東涌天主教學校(小學部)
《東涌天主教學校小學部——心靈花園小冊子》心靈花園規劃分成三大區:創世區、感恩區、反思區。在花園內可以看到不同的聖經故事和圖像,透過這些聖經故事和圖像讓學生感受天主的偉大的創造,進而感受到天主給予我們的恩賜,最後期盼學生從自省中反思天主對自己的召叫並作出回應。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