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377筆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 - 學校概覽2021》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於2000年創立,是一所直資學校,以全人教育為目標,透過推動國際化校園、提供多元化語言環境、善用資訊科技等範疇,致力追求卓越。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49期
教育傳媒
幼稚園是孩子進入群體生活的第一場所,家長自然格外關注幼稚園選校。第49期《香港教育雜誌》中,記者深度採訪九龍樂善堂第二副主席陳健平BBS 太平紳士,以及學務發展總監張美玲女士,深入了解會方對本地幼兒教育的資源投入及未來發展動向。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走訪位於8所不同地區的中小學,親身了解其辦學理念和課程特色。6所樂善堂轄屬幼稚園在校訓「仁愛勤誠」的基礎上,以不用教學模式,助學生發展興趣所長。天水圍循道衞理小學抱持「人本主義」,讓學生在完整而富有啟發性的學校經歷,培育21世紀共通能力。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發展跨學科多元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並在關愛中成長。校長專欄由漢華中學關穎斌校長及樂善堂梁黃蕙芳紀念學校許敏詩校長撰文分享教育心得,楊文婷姑娘亦會繼續探討音樂與多元感官發展的議題。
閱讀
《教育專業》第20期
教育傳媒
第20期《教育專業》的封面故事以教育界回應2021年《施政報告》為主題。2021年《施政報告》以「齊心同行 開創未來」為題,「加強學校、社會和公務員的《憲法》、《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公眾教育」,可見教育政策未來最重要的工作必定聚焦於國家安全教育。另外,《施政報告》中亦提到「經濟新動力」的方案,未來幾年平均每年投資一千億元於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土地和基建設施、推動研發、投資科技、進行再工業化及支援大學科研,建立完整的創科生態圈。本期特地訪問了教聯會主席黃錦良、副主席鄧飛和林翠玲、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香港島校長聯會主席方仲倫、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席伍德基等,作出專業點評。本期內容精彩豐富,在瞬息萬變的時代,《教育專業》繼續與各位同工同行,提供優質閱讀內容,一起譜寫教學新篇章。
閱讀
《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 - 學校概覽2021》
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
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GCC&ITKD Lau Pak Lok Secondary School)是位於沙田區的一間資助中學,辦學宗旨是啟發學生的優點及潛能,灌輸正確的公民意識及克己盡責的意義,養成積極進取、努力學習的精神,使學生在行為、體能及心智均得到發展,對社會有所貢獻。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48期
教育傳媒
第48期《香港教育雜誌》探討本地補習班類型,從不同補習班類型的教學方式着手,為家長分析子女在不同學習需要和場景下,應該如何挑選合適的補習班,以助提升學習成效,精益求精。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走訪位於14所不同地區的中學,親身了解其辦學理念和課程特色。除了着重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重視以多元學習方法發掘潛能,培養終身興趣和正面品德,達致全人教育。家長可多考慮子女的個性和興趣專長,為他們選擇最合適的學校。校長專欄由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劉瑞儀校長及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羅卓賢校長撰文分享教育心得,楊文婷姑娘亦會繼續探討音樂與多元感官發展的議題。
閱讀
《香港教育雜誌》第47期
教育傳媒
第47期《香港教育雜誌》會討論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自理能力反映孩子的成長進程,然而家長可能對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進程及方式有所疑惑。記者特別訪問幼稚園及小學校長,解構當中的奧妙。在到校直擊欄目,記者走訪三間幼稚園,了解其辦學理念和教學特色。基督教樂道幼稚園利用不同教學資源,栽培學童成為擁有良好品德的主動學習者;保良局蔡冠深幼稚園通過多元化學習活動,培育學生對學習及人生的正向態度;宣道會陳李泳貞紀念幼稚園推行「校本聲情綜合課程」及正向生命教育,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學習體驗。校長專欄由佛教大雄中學招康明校長及東華三院邱子田紀念中學葉偉儀校長撰文分享教育心得,楊文婷姑娘亦會繼續探討音樂與多元感官發展的議題。
閱讀
《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 - 學校概覽2021》
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
荃灣公立何傳耀紀念中學以「智育」的灌輸為教育目標,使同學在公開考試獲得優異的成績,有良好的語文基礎,具自發自學的精神,繼而提倡「德育」,使學生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愛護社會,服務社會,盡公民的義務,再向五育均衡發展。
閱讀
《金巴崙長老會青草地幼稚園 - 第九期校訊》
金巴崙長老會青草地幼稚園
金巴崙長老會青草地幼稚園第九期校訊(10/2021)分析了幼童的分離焦慮及應對方式,並介紹了學校團隊及學生活動花絮等,讓家長更加了解學校的日常活動。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