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981年

Haven of Hope Sunnyside School的校徽

靈實恩光學校

Haven of Hope Sunnyside School



學校簡介

靈實恩光學校(Haven of Hope Sunnyside School)是位於西貢區的一間嚴重智障兒童學校特殊學校,學校面積11,273平方米,屬於男女校,學生人數104人 (宿額43個),該校辦學宗旨是我們並肩致力,以基督為中心,用愛心關懷,專業精神及積極進取的態度,向嚴重智障兒童提供全人關懷的優質服務,使服事者及被服事者彼此建立更豐盛的生命。 我們並肩致力,見證基督,領人歸主,建立基督化社群。


學校背景

靈實恩光學校創立於1981年,學校的宗教背景是基督教,校長是蔡奕玲校長,校監是林綺華女士

該校校訓是「無」

該校辦學理念是「我們並肩致力,以基督為中心,用愛心關懷,專業精神及積極進取的態度,向嚴重智障兒童提供全人關懷的優質服務,使服事者及被服事者彼此建立更豐盛的生命。 我們並肩致力,見證基督,領人歸主,建立基督化社群。


學校師資

在師資方面,靈實恩光學校全校教師總人數為31人,其中擁有基本師資訓練資格有30人、特殊教育訓練資格有29人、領有學士31人、碩士10人、博士或以上學歷 0人。

而在專業人員方面,全校專業人員總數為32.25, 當中言語治療師2.5人、職業治療師3人、物理治療師3人、社工1.5人、教育心理學家0.25、護士4人、技師1人、職業治療助理3人、實驗室技術員0人、物理治療助理1人, 其他專業舍監、副舍監各1位,宿舍導師11位。


班級結構

靈實恩光學校的班級結構分為2級別,分別是小學、中學。小學班級結構是小一1班,小二1班,小三1班,小四1班,小五1班,小六1班。中學班級結構是中一1班,中二1班,中三0班,中四1班,中五1班,中六3班。總計全校共開13班。

班級結構備註:
小學部6班,中學部2班,新高中5班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方面,地下:禮堂、學生飯堂、學生活動室、水療室、學生宿舍、護理室、隔離室、有蓋操場、歷奇設施、咖啡教室一樓:課室、感覺統合室、多感官功能室、職業治療室、物理治療室、言語治療室、實用教學室、電腦室、視覺藝術室、舞蹈室、環保資源閣、音樂室、玩具圖書館戶外:感官花園、中式庭園、有機耕種園圃


學費

靈實恩光學校屬於津貼學校,學費全免。
其他收費:項目每月收費: 宿費 $440 膳食費 $330 車費 $330-$891雜費 $70-$160校本管理費 $30


校車服務

提供四輛校巴接送學生。


聯絡資料

學校名稱(中):靈實恩光學校
學校名稱(英):Haven of Hope Sunnyside School
校長:蔡奕玲 校長
校監 / 校管會主席:林綺華 女士

地址:新界將軍澳安達臣道301號
電話:27031722   傳真:27036320
電郵:info@sunnyside.edu.hk
網址:http://www.sunnyside.edu.hk

更多靈實恩光學校的資訊:學校詳細資料

本網頁「靈實恩光學校」的資料是參考自:教育局網站及各學校之官方網站製作而成,如發現有任何不準確或不妥善地方,請讓我們知道 cs@edumedia.hk 盡快作出修正。 最後更新日期: 2025-04-24


您可能還想瀏覽: 全港特殊學校概況 | 西貢區特殊學校 | 西貢區學校開放日資訊 | 西貢區補習班資訊





學校收費

收费资料
項目每月收費: 宿費 $440 膳食費 $330 車費 $330-$891雜費 $70-$160校本管理費 $30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地下:禮堂、學生飯堂、學生活動室、水療室、學生宿舍、護理室、隔離室、有蓋操場、歷奇設施、咖啡教室一樓:課室、感覺統合室、多感官功能室、職業治療室、物理治療室、言語治療室、實用教學室、電腦室、視覺藝術室、舞蹈室、環保資源閣、音樂室、玩具圖書館戶外:感官花園、中式庭園、有機耕種園圃

教師資料

教師專業資歷 (人数)

基本師資訓練:
30
特殊教育訓練:
29
學士:
31
碩士:
10
博士:
0
教師總數:
31

專業人員資料 (人數)

言語治療師:
2.5
職業治療師:
3
物理治療師:
3
社工:
1.5
教育心理學家:
0.25
護士:
4
技師:
1
職業治療助理:
3
實驗室技術員:
0
物理治療助理:
1
其他:
舍監、副舍監各1位,宿舍導師11位
專業人員總數:
32.25

班級結構

預備班 (班數)

低班:
0
高班:
0

小學 (班數)

小一:
1
小二:
1
小三:
1
小四:
1
小五:
1
小六:
1

中學 (班數)

中一:
1
中二:
1
中三:
0
中四:
1
中五:
1
中六:
3

開設科目

開設科目
在同一課程框架的理念下,本校開設的科目除了英國語文外,基本上與八個學習領域接軌;學習方面即因應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Attainment Level) 而製訂相對的學習目標,可以視為主流課程的延伸,是因應學生的能力而調適的課程。現時在小學部開設的科目包括:中國語文、數學、常識、視覺藝術、自理科、體育、音樂、電腦科、德育課。初中的科目包括:中國語文、數學、常識、科學、視覺藝術、體育、音樂、電腦科、德育課。高中的科目則包括三個核心科目:中國語文、數學、公民及社會發展科。選修科包括:音樂科、視藝科、體育科及資訊及通訊科技科,並加上了其他學習經歷所組成。而本校於四個學階皆設有引導式教育班,以支援大腦麻疹症的學生學習。

學校特色

管理與組織
本校為「基督教靈實協會」轄下一個服務單位,主要部門包括:校務部、教務部、物理治療部、職業治療部、言語治療部、社會工作部和宿舍部。此外,各部門設有不同的工作小組,而學校因應不同發展而成立不同的委員會,以協調及聯繫校內的工作。
教與學
本校採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以配合學生的需要,除恆常的科本單元教學外,學校亦積極發展。1. 班主任課:以德育國民教育及靈育發展為主軸,著重價值觀及態度的培養。2. 引導式教育:採用科本及流程教學,現有四個引導式教育班,合共25位學生和超過20位家長積極參與。3. 聯課活動小組:各學階的班別於一年4個單元時段中,參與4個不同主題的多元智能活動,並按學生的潛能抽離學生作體育或音樂範疇的進深培訓。4. 全方位學習:按教學主題,每月安排全方位活動。5. 引入班本經營理念:採用跨部門合作,積極使各專業職種與教師共同協教(括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音樂治療師等)。6.流程學習:配合成長需要而強化流程教學,小學更設立自理課,加強獨立生活技能及自我管理的能力。7.圖書課:設立圖書館主任一職以推動從閱讀中學習,培養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
支援輔導服務
本校學校設有跨部門的「生涯發展組」,主力負責「新生支援」、「離校生支援」、「班長、值日生及領袖生計劃」及「全校性獎勵計劃」(用作強化良好行為),並有「個案會議」及「學階會議」,討論及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學童。學校並提供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服務,配合引導式教育、感覺統合訓練和視障教學策略,以支援學童認知以外的訓練。本校著重學生的靈性培育,定期與西區福音堂協辦「無障礙敬拜」,並在校舉行學生團契,照顧學生的靈性需要。在家校聯繫方面,專業團隊透過家訪、家長日、家教會活動,以加強學校與家長對學生成長的關注及溝通。
學業及學業以外的表現
學校曾獲「綠化校園計劃」小學大園圃組亞軍、西貢區堆沙比賽展能組冠軍及全場攝影美感獎亞軍,曾勇奪香港綠色學校中學組亞軍及小學組優異獎,並在香港卓越環保獎(學校界別)獲得優異獎,更榮獲香港環境卓越大獎銅獎,突顯了本校推動「綠色校園文化」的成就。本校多年獲「關愛校園獎」,榮獲「至『營』學校」認證資格。在體藝方面表現出息,多年獲取SportACT 活力校園獎和香港特殊奧運會田徑賽不少獎牌,曾獲聯校運動會全場總冠軍。多位學生獲得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傑出運動員獲獎,亦有傑出學生榮獲蜆殼/港島青商展能學童獎學金「傑出展能學童獎」和「最佳進步獎」。在其他領域上,本校學生獲得不同榮譽,計有:「葛量洪特殊學校學童獎」、「青苗學界進步獎」、「明日之星 - 上游獎學金」,以及「啟發潛能教育傑出優秀學生獎」。於藝術教育方面,更曾獲頒「香港藝術發展獎 - 藝術教育獎」。
課程政策
校本課程:以在同一課程框架的理念下,配合教育局的課程架構,積極發展配合學生學習需要的校本課程,並嘗試作課程統整,加入九種共通能力、價值觀及態度等元素。現時基礎教育以學習領域為基礎而設計適合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學習內容。高中則提供核心科目(必修科),並開設選修科如體育、視藝、資訊及通訊科技、音樂等配合學生的不同興趣和發展。
課外活動
學校亦提供多元化的全方位學習活動,大型活動包括聖誕聯歡、親子藝術日、華服週、舉辦宿營、遊船河、小帆船活動等,亦參加其他機構舉辦或合辦的乘風航、特殊奧運會田徑賽、奔向共融馬拉松等等;務求使學童在德、智、體、群、美育皆有均衡的發展。
資訊科技支援
配合資訊科技發展,電腦網絡及設施已遍佈校園每一角落。學與教方面,課室均設有電腦、投影機及一些輔助輸入工具,校方也鼓勵教師發展及使用電腦教學元素,藉此提高學生使用電腦機會,並配合E-learning發展計劃,促進他們的學習。而教學素材庫的建立,既方便同工使用現成的教材,也可培養共享文化。行政方面,學校已廣泛地使用內聯網,令資訊更有效率地互動傳遞。
轉助醫療服務
本校設立職業治療部、物理治療部和言語治療部以配合學生的學習及發展。各治療部門會安排學生參與個人或小組性治療課堂,以他們的專業知識,為學生提供適切的訓練。而各治療部同工也會入班與教師進行跨團隊的協作,讓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得到最大的果效。
未來發展
本校以「活在恩光」、「學在恩光」為關注事項。分別以「按學生特質、意願、興趣,提升學生生活質素」及「進一步推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文化,照顧學生多元學習需要及增強學習效能。」為發展方向。本著亦重視價值觀教育,透過在德育及公民教育讓學生實踐不同的正向態度與價值觀,並參與基督教信仰、生命教育及環保相關的活動。此外,在各科中加入認識中華文化的元素,加強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亦屬課程發展上的重點之一。另一方面,運用學習進程架構(LPF)作為基礎教育(學階一至三)至新高中課程(學階四)的整全的評估機制,並配合個別學生的個案管理機制,配合學習及成長需要訂定長短期目標。
其他學校特色
本校各部門亦發展校本特有的服務(見下述),使學生獲得最佳的照顧,家長亦獲得更優質的服務。a. 教務部/職業治療部/物理治療部:借用教具/玩具/治療器材服務。b. 職業治療部:感覺統合訓練。c. 物理治療部:水療訓練。d. 護理組:靈實協會診所醫生到診服務(每星期二次)。e. 宿舍部:宿生延長留宿服務(隔週安排星期五晩留宿,星期六午膳後安排接送回家);向有需要家庭提供學生特別住宿支援服務。其他特有的交流活動 a. 義工服務:個人義工、家長義工及機構義工等。恆常到校義工包括髮型師每季到校義剪、義務牙科團隊每年兩次到校為學生進行義診牙科服務等。b. 跨校合作:透過與其他特殊學校合作的「融通優質教育計劃」定期舉辦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心光恩望學校老師透過外展服務為視障學童提供訓練。c. 基督教聯合醫院到校會診服務

聯絡資料

其他西貢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