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974年

Society of Boys' Centres Chak Yan Centre School的校徽

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

Society of Boys' Centres Chak Yan Centre School



學校簡介

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Society of Boys' Centres Chak Yan Centre School)是位於深水埗區的一間群育學校特殊學校,學校面積5,346平方米,屬於男校,學生人數小學部:150人;中學部:165人,該校辦學宗旨是我們尊重個人的獨特性和尊嚴,深信人和環境是可以改變,且互為影響。因此,學校致力締造一個和諧、健康的環境,以培養孩子善良的品格和發揮他們獨特的潛能。


學校背景

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創立於1974年,學校沒有宗教背景,校長是郭智穎女士,校監是郭成名先生

該校校訓是「自尊、自治、自立」

該校辦學理念是「我們尊重個人的獨特性和尊嚴,深信人和環境是可以改變,且互為影響。因此,學校致力締造一個和諧、健康的環境,以培養孩子善良的品格和發揮他們獨特的潛能。


學校師資

在師資方面,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全校教師總人數為45人,其中擁有基本師資訓練資格有44人、特殊教育訓練資格有34人、領有學士27人、碩士15人、博士或以上學歷 0人。

而在專業人員方面,全校專業人員總數為5.9人, 當中言語治療師0人、職業治療師0人、物理治療師0人、社工4人、教育心理學家0.4人、護士0人、技師0人、職業治療助理0人、實驗室技術員1人、物理治療助理0人, 其他專業0人。


班級結構

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的班級結構分為2級別,分別是小學、中學。小學班級結構是小一0班,小二0班,小三1班,小四2班,小五4班,小六4班。中學班級結構是中一2班,中二2班,中三3班,中四1班,中五1班,中六1班。總計全校共開21班。

班級結構備註:
小學部(小三至小六共11班),中學部(中一至中六共10班),各級均設有若干名額收錄短期適應課程學生。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方面,小學及中學校舍各一座,並附有一個足球場。除一般課室外,尚有工場、會議室、視覺藝術室、音樂室、學校活動室、綜合活動室、禮堂、科學實驗室、兩個圖書室及電腦室等。另外,每個課室均設有電腦、投影機、屏幕及圖書櫃,以推動資訊科技教學及良好的閱讀風氣。此外,全部課室、工場及特別室均安裝空調,務使學生在舒適環境中學習。


學費

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屬於津貼學校,學費全免。
其他收費:各級均免學費。學生需購買書簿,繳交視覺藝術科材料費及報紙費用。另高中學生要繳交學習活動費用。


校車服務

兩輛24座位冷氣小巴,用作接送學生往返學校及外出活動之用,分別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及獎券基金捐贈。


聯絡資料

學校名稱(中):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
學校名稱(英):Society of Boys' Centres Chak Yan Centre School
校長:郭智穎 女士
校監 / 校管會主席:郭成名 先生

地址:九龍深水埗歌和老街47號
電話:27783981   傳真:27761587
電郵:cycs@cycs.edu.hk
網址:http://www.cycs.edu.hk

更多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的資訊:學校詳細資料

本網頁「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的資料是參考自:教育局網站及各學校之官方網站製作而成,如發現有任何不準確或不妥善地方,請讓我們知道 cs@edumedia.hk 盡快作出修正。 最後更新日期: 2025-04-24


您可能還想瀏覽: 全港特殊學校概況 | 深水埗區特殊學校 | 深水埗區學校開放日資訊 | 深水埗區補習班資訊





學校收費

收费资料
各級均免學費。學生需購買書簿,繳交視覺藝術科材料費及報紙費用。另高中學生要繳交學習活動費用。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小學及中學校舍各一座,並附有一個足球場。除一般課室外,尚有工場、會議室、視覺藝術室、音樂室、學校活動室、綜合活動室、禮堂、科學實驗室、兩個圖書室及電腦室等。另外,每個課室均設有電腦、投影機、屏幕及圖書櫃,以推動資訊科技教學及良好的閱讀風氣。此外,全部課室、工場及特別室均安裝空調,務使學生在舒適環境中學習。

教師資料

教師專業資歷 (人数)

基本師資訓練:
44
特殊教育訓練:
34
學士:
27
碩士:
15
博士:
0
教師總數:
45

專業人員資料 (人數)

言語治療師:
0
職業治療師:
0
物理治療師:
0
社工:
4
教育心理學家:
0.4
護士:
0
技師:
0
職業治療助理:
0
實驗室技術員:
1
物理治療助理:
0
其他:
0
專業人員總數:
5.9

班級結構

預備班 (班數)

低班:
0
高班:
0

小學 (班數)

小一:
0
小二:
0
小三:
1
小四:
2
小五:
4
小六:
4

中學 (班數)

中一:
2
中二:
2
中三:
3
中四:
1
中五:
1
中六:
1

開設科目

開設科目
本校班級由小三至中六。小學開設中、英、數、常識、音樂、體育、視覺藝術、普通話、社化及資訊科技科。中一至中三則開設中、英、數、科學、通識教育、體育、視覺藝術、科技教育、圖書課、社化及中國歷史科。高中除中、英、數、通識、體育、視覺藝術科外,設有中史/視覺藝術/體育/旅遊與款待四個選修科目。為使學生的個人潛能得以發展,中小學均開設其他學習經歷課程。

學校特色

管理與組織
香港扶幼會為本校辦學團體,於2008年9月1日成立了法團校董會;本校已全面推行「校本管理」,除行政小組外,設有多個專責小組,負責統籌校務、學務、課程發展、訓導、輔導、活動、總務、資訊科技、教師專業發展、家長教師會、校友會等事宜。此外,本校的特殊學校暨資源中心積極與外間聯繫,透過不同形式的校本服務去支援夥伴學校,從而幫助主流學校掌握特殊教育的專業知識和技巧;離校生支援計劃,幫助離校生回歸主流。
教與學
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中心,因應學生個人的學習能力和進度,剪裁適切的課程,以照顧學生在學習上的個別差異。另外,透過持續及多元的評估方法,了解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並把資料進行分析,作為老師調整教學策略之用,而學習成果則製成個人學習概覽。此外,本校積極推廣觀課文化,讓老師進行同儕觀課,互相觀摩學習,以促進教學。本校設有「短期適應課程計劃」,協助教導在行為、情緒及學習上有適應困難的主流學校學生,待其學習態度及行為表現有改善後,重返原校繼續學業。
支援輔導服務
1. 學校設有「新生適應課程」,使新生盡快適應環境,投入學習。2. 本校有駐校教育心理學家,為學童進行測試、評估及設計適切的教材,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3. 教師及社工定時為個別學生召開「個案研討會」,制訂學童的行為及學習改善方案。4. 設有個人及社化課程,促進學生的社化能力。 5. 設有課後個別功課輔導,為學生學業拔尖補底。
學業及學業以外的表現
本校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於每天安排閱讀課,藉此推動閱讀風氣。此外,本校學生在學界各類運動比賽、校際朗誦比賽、舞蹈節及戲劇比賽等均屢獲佳績;本校師生更組成義工服務隊,定期進行探訪,為獨居長者及智障兒童提供服務。
課程政策
1. 課程設計以學生為本,內容具趣味及實用性,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因應其程度而進行跨科專題研習、分組教學和課程統整等。2. 根據主流課程大綱,教師按學生的學習能力自行編訂教材。3. 各科任教老師定期進行共同備課會議,討論學生學習情況,以修訂課程內容,並促進教學。4. 運用資訊科技,增強教學效果。5. 提升學生九大共通能力。
課外活動
本校學生積極參與各種不同的課外活動,體育方面有各項球類及游泳訓練、多元智能方面有戲劇、藝術、樂器、陶藝、花式跳繩及中國武術等訓練、歷奇方面有攀石及獨木舟訓練;加上球類、田徑、話劇及朗誦等學界校際比賽、童軍訓練、社區義工服務、生活技能訓練、職業導向潛能發展計劃及外展訓練課程等,足以增廣學生的見聞,發展學生潛能。
資訊科技支援
本校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學習環境,所有教師均積極蒐集適用軟件和設計教材,以配合教改需要,與時並進。同時,為有效實施資訊科技教育,每個課室、工場及特別室都能連線到中央伺服器和互聯網,進行學習。
轉助醫療服務
-
未來發展
1.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營造自學環境,讓學生能認識及掌握自學方法及策略。2. 營造健康的校園-透過多元化活動,讓學生建立健康生活文化及習慣,共同建設和諧、清潔而愉快的校園。 3. 提升學生的自省能力-透過學習及活動,培養學生自我認識及自覺的能力,從而養成自省的習慣。
其他學校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