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1年4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1年4月

Learning is FUNtastic 愉快學英文 自信建未來


屹立於石硤尾的惠僑英文中學(下稱惠僑),五十年前以「為區內兒童提供優質英語教學」的教育理念辦學,半世紀以來仍然保持初心,利用直資學校的優勢,靈活運用資源,與時並進完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提供優質、愉快的學習環境,着重發展學生應用及運用英文溝通的能力。Learning is FUNtastic乃該校的英文教學理念,希望給予學生一個愉快(FUN)及美妙(Fantastic)的英文學習歷程,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下「大聲思考」(Think Aloud),在潛移默化下鞏固英文基礎,在公開考試中爭取佳績,進而在職場上、社交場合上,自信地運用英文與人溝通。

趣味教學策略 引發學習興趣

為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英文科以HOPE scheme( 希望計劃), 以H(Holistic)、O(Optimistic)、P(Passionate)及E(Enthusiastic)為綱領,透過寓趣味於學習的活動,培養學生自主自學的習慣。該校每年均舉辦主題鮮明、別具特色的英文週,例如「Wai Kiu Talent Show」,提供平台讓學生表演英文歌曲、脫口秀、戲劇等,不但讓學生發揮所長,亦能對其他同學起到「見賢思齊」的作用。另外,教學團隊更會挑選年度最熱門的影視話題,讓師生打扮成最受歡迎的媒體人物,齊齊粉墨登場。老師亦鼓勵學生重新填寫英文歌詞,進行歌舞表演,提升他們對學習英文的自信。此外,該校每年的英文週都會舉辦豐富多樣的趣味活動,如:深受同學歡迎的Tasteand Say英文活動、緊張刺激的Scrabble英文串字比賽等,營造校園豐富的英文語境。

戲劇比賽 激發無窮創意

該校英文組每年均舉辦以學生為本的英文戲劇比賽,無論是劇本創作、道具與服裝設計,甚至製作及演出,均由學生一手包辦。劇目針對社會問題作出反思,帶出正面的訊息,參與的同學不僅在課堂以外運用英文,展現他們的創意及溝通能力,更能在品德教育上有所裨益,成為關心社會、明辨是非的好公民。

靈活調配資源 拓寬語境

學校運用直資彈性,靈活調配資源,以學生為本的方針推行合適的教學策略。教學團隊不但安排小班教學,更增聘兩名外籍教師,藉着他們的專業經驗、多元教學策略和意念,擴闊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外籍老師亦會於小息時段與學生談天說地,鼓勵他們運用英語。該校更曾邀得兩位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8A及10A優才生到校擔任客席導師,為學生開設多個英語口語訓練班,藉着遊戲讓同學放膽以英語溝通。

校長帶領出盡法寳 「學習日」粉墨登場

為增加同學英語詞彙量,鞏固學生各科知識,惠僑教務組特別邀請各科老師參與「學習日」,將學校搖身一變,化成一間魔法學院。一眾教務組老師及學習大使扮演「哈利波特」中的傳奇角色,並於小息及午膳時間游走校園,邀請同學串讀詞彙,又以iPad遊戲形式向同學提問不同的學科知識,讓學生主動學習英語及各科知識。惠僑上下教職員為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出盡法寶,更在開學初合力演出話劇,老師們在台上會化身為各種超級英雄,鄭校長為提升同學的學習興趣,更以雷神形象粉墨登場,受到台下的同學們熱烈的歡呼。

多元活動 培養學生自信

活動教學是惠僑其中一個顯著的辦學特色。學校提供逾30個不同範疇的課外活動,擴充學生的學習經歷,各科組亦積極組織各種參觀訪問及實地考察,讓學生學以致用,例如與外間機構合作,讓學生到Pizza店擔任一日店員,認讀菜單、學習以英語接待客人。該校亦資助學生參加由外間機構舉辦的國際性活動或比賽,例如板球、欖球等,讓他們有機會接觸不同背景的人士,對運用英文有莫大的好處,更把具備「其它學習經歷」(OLE)的元素加入活動,務求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為將來投身社會打下務實的基礎。

跨學科Stem教學 增加應用機會

近年,學校因應教學新趨勢成立Stem小組,藉着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等的跨學科教育,增強學生在綜合和應用跨學科知識與技能的能力。學生經常參加校外Stem活動,例如在全港校際氣候變化跨課程專題比賽中奪得冠軍;獲教育局邀請到南韓參加首爾環保建設及氣候變化學習團;更曾代表香港到北京參與「世界機器人大會(WRC)Dobot智造大挑戰」,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師生分享交流對科技發展的看法。最近,該校學生更參加「香港少年工程挑戰賽2020──世界賽資格賽」獲得「VEX機械人技能賽設計獎」,並喜獲代表香港參加VEXIQ機器人世界錦標賽的資格。藉着不斷求變的精神,學生不但獲得更廣闊的展示才華的舞台,更在與世界各地的友好溝通中,提升英語的表達自信。

立足香港 放眼世界

惠僑自2000年始推行「世界學堂」計劃,盼讓每位同學在學期間最少有一次海外考察的機會,以達到「立足香港,放眼世界」的辦學宗旨。至今師生足跡已遍佈英國倫敦、韓國、日本、台灣、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及國內大部分城市等,親身體會當地文化及城市發展,參觀當地著名的機構、企業,以及高等學府,與當地的年輕人、企業家、學者以英語交流意見,增強溝通能力和建立自信。除由學校舉辦的交流團外,該校還資助同學到英國牛津大學遊學,沉浸於全英文的生活環境中,學習英語及科學知識,與當地師生作文化交流,助同學說得一口自然流利的英語。

近年,該校更舉辦了新加坡歷史、地理及英文遊學團,帶領同學到訪市政廳、濕地保護區及新生水工廠等,親身體驗當地風土人情。學生更會分組活動,以英語採訪當地人士和匯報,從而提升英語溝通技巧,擴闊國際視野,成為不折不扣的世界公民。

適應課程 照顧學習差異

為照顧學習差異,惠僑英文科設計各種學習計劃,以配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當中,惠僑特設新來港英文適應課程,以課後小班教學補充文法及發音教學,支援新來港學生,更把學習帶到日常生活中,如帶領學生遊覽香港地標,鼓勵他們嘗試採訪外國遊客,又讓學生到西餐廳用餐,以英文點餐及認識西餐禮儀及文化,建立對活用英文的信心。惠僑更有取錄來自日本、泰國、越南及中東地區的學生,照顧非華語及本地學生的學習需要,靈活運用不同的資源,安排英文小班教學,讓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自由交流。

惠僑亦致力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英文科於高中按能力分班,以調適教學的方法幫助學生於公開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教學團隊意識到教學必須與時並進,放膽讓學生自學,從旁觀察、指引,並向他們推介各類教學媒體和英文閱讀網,鼓勵學生按興趣、英文能力自學,培養自主學習精神。

校本教材 推動閱讀風氣

為配合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需要,惠僑老師編制了校本英文寫作及生字冊Words Worth、包含不同句式的校本教冊Mastery of Sentence Structure和綜合各科重點詞彙的Words Power,不但幫助學生奠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在英語學習上更得心應手,對於老師而言,也是互相交流學習的專業進修機會。此外,惠僑亦投放大量資源推廣閱讀,在初中推行Reading A-Z閱讀計劃,讓學生因應自身英語能力及興趣閱讀英文書籍,推動閱讀風氣。

教研文化 促進專業交流

惠僑特別重視推動教研文化,鼓勵資深同事和科主任開設公開課,促進校內老師交流教學心得,並特聘具豐富經驗的教授出任顧問老師,為完善各科教學計劃提供意見,透過共同備課、示範課及觀課等,提升教師專業。而英文科為進一步提高教研成效,經常邀請友校的英文老師與資深英語教育工作者作專業交流,鑽研多元教學法。近年曾邀得香港女教師協會主席、資深英文科老師──周蘿茜女士擔任英文科學術顧問,推動英文團隊的專業發展,此外,任教英國牛津大學的劉偉榮教授擔任該校的學術顧問超過十年,每年親身到校推行以英文為授課語言的示範課,與該校老師分享教學法,幫助老師提升教學效能。

教育傳媒

鄭智賢校長 鄭智賢校長
每年萬勝節,師生盛裝打扮一起玩英文小遊戲。 每年萬勝節,師生盛裝打扮一起玩英文小遊戲。
學生投入Scrabble串字比賽。 學生投入Scrabble串字比賽。
英文組老師於Speaking Day粉墨登場。 英文組老師於Speaking Day粉墨登場。
惠僑教務組特別邀請各科老師參與「學習日」,將學校搖身一變,化成一間魔法學院。 惠僑教務組特別邀請各科老師參與「學習日」,將學校搖...
惠僑 Super Heroes。 惠僑 Super Heroes。
多與外籍老師交談,提升英語溝通能力。 多與外籍老師交談,提升英語溝通能力。
同學參加欖球比賽,以正選出場。 同學參加欖球比賽,以正選出場。
參加英文集誦表演,提升英文表達自信和英語溝通能力。 參加英文集誦表演,提升英文表達自信和英語溝通能力。
學習編程,控制機械人踢足球。 學習編程,控制機械人踢足球。
同學參加英文遊學團,結織不同背景的同學。 同學參加英文遊學團,結織不同背景的同學。
於西餐廳學習餐桌禮儀。 於西餐廳學習餐桌禮儀。
學術顧問、牛津大學劉偉榮博士親自接待惠僑師生。 學術顧問、牛津大學劉偉榮博士親自接待惠僑師生。
Today’s readers, tomorrow’s leaders. 愛上閱讀,影響一生。 Today’s readers, tomorrow’s leaders. 愛上閱讀,影...
劉博士為同學講解科學實驗。 劉博士為同學講解科學實驗。
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下「大聲思考」,在潛移默化下鞏固英文基礎。 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下「大聲思考」,在潛移默化下鞏固英...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