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華美德為主軸 植根正向價值觀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41期 嘉諾撒小學 優秀教師 價值教育 中華文化

嘉諾撒小學以「校本價值教育規劃,迎合各方需要,扎根中華文化」為主題,由德公價值教育組、宗教培育組及宗教科組、訓導組及圖書館攜手合作,以中華美德為統領,結合嘉諾撒首要價值、天主教核心價值、校訓及教育局強調的十二個首要價值觀,滲以嘉諾撒人素質,透過全校參與模式,由正規課程、非正規課程開展校本價值教育。項目備受肯定,負責計劃的德公價值教育主任關詠茵老師、生命教育組徐雅詩老師、宗教培育組及宗教科組潘嘉儀老師、訓導主任陳家耀老師及圖書館主任李詠雯老師獲頒2024年優秀教師選舉教育管理組獎項。

中華文化統領 整合價值教育

關主任指出:「社會湧現了許多新意念,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價值教育的定位,以回應社會。」團隊考慮到社會對中華文化和價值教育的需求,決定以中華文化作為價值教育的主軸,呈現相關的價值元素,深化學生的心靈,同時滿足各科的要求。

為此,辦學團體——嘉諾撒仁愛女修會把「嘉諾撒人」素質進行整理,強調「感恩」、「尊重」和「承擔」三個核心價值,並結合天主教學校提倡的五大核心價值,以貫徹「仁愛、正義、謙誠」的校訓精神。同時,學校也配合教育局強調的十二個首要價值觀,將所有元素整合成校本價值教育的概念圖作為框架。

配合繪本故事 探討價值元素

生命教育組以生命教育課為主軸,讓同學在課堂中探討價值教育元素。去年,團隊透過「智、義、忠」這一中華文化元素,利用不同的中華故事及繪本,引導低、中、高三個年級的學生認識自我並進行自我檢討。對於低年級,團隊選用《知錯能改的小鼴鼠》繪本,培養學生判斷是非的智慧,鼓勵他們勇於承認錯誤並立下改過的目標;中年級則以中華故事「王烈遺布」及繪本《自律》教育學生,讓他們以「智」判別是非,成為自律守規的人;高年級則透過「孔子立志」的故事和《和大象一樣重的謊言》繪本,教導學生知錯能改,立定志向規劃未來。課堂中還會通過生活情境討論和戲劇等方式,讓同學深入探討主題。

學會欣賞與反思 生活中完善自我

陳主任分享:「整個計劃中,我們希望透過不同活動,讓學生學會欣賞自己,欣賞別人,從反思中改善自己的陋習。」為此,學校推行了「欣賞紙」計劃,讓同學先學會欣賞自己,進而推展至欣賞別人的層次,從別人身上學習,並反思自己、改善自己,最後便是希望他們能夠欣賞四周的環境,讚美天主給予的東西。計劃下亦設有不同的活動,如欣賞牆、學生分享等,讓同學表現自己,提升自己。此外,團隊更推出「反思紙」計劃,讓同學明白自己錯誤的行為,從感受出發進行反思,能夠做好自己,改善陋習。

從閱讀培養品格 深化品德內涵

計劃推廣時,圖書館亦善用多元化的閱讀材料,讓同學從閱讀中內化不同的價值觀,並培養他們的道德素養和責任感。例如與語文科合作,向公共圖書館集借該年價值教育主題的圖書,供全校各班傳閱,有系統、集中地閱讀該系列的材料,吸收價值教育的元素。館內亦設有價值教育相關的專櫃,方便學生借閱。圖書館亦透過家校合作,推出價值教育相關的親子閱讀活動,讓家長能了解學校推行的品德教育,令價值教育更順利推行。圖書館亦會與校園電視合作,以短片形式,由校長、老師及同學推介相關的圖書,推廣閱讀,更推動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