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展學生所長 成就「明日領袖」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42期 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 優秀教師 群育作為一所群育學校,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竭力為每一位學生提供機會,以「推動正向教育,盡展學生所長,成就『明日領袖』」為主題,積極推行正向教育和關愛措施,讓學生尋找自己的定位,並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對自己有持續進步的要求,致使他日成為不同界別的領袖,回饋社會。該計劃備受肯定,負責團隊榮獲2024年優秀教師選舉關愛組獎項。
彩虹計劃發揮潛能 逐步建立領袖才能
為了讓每位學生發揮獨特的潛能,團隊推出「彩虹計劃」。計劃的理念源於學校對學生希望貢獻校園的重視。起初,學生僅能通過擔任風紀或班長等傳統崗位參與服務。然而,該計劃強調「天生我材必有用」,通過賦予學生實際責任,讓每位同學在學校中擁有自己的角色,並公平地發揮潛能,逐步建立領導才能。
在「彩虹計劃」下,不同的服務崗位被劃分為多個部門。例如,週會被稱為「則人大會」;負責「則人大會」音響與座位安排的崗位稱為「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借出體育器材的服務崗位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而風紀隊伍則稱為「警務處」。團隊分享:「計劃推行後,加強了學校與學生的連繫,令我們感到鼓舞。
此外,「彩虹計劃」設有「立法會」,由班長和班代表發表意見,與全校師生討論,類似於立法會議員進行「三讀通過」的程序,然後提交郭智穎校長簽署,以定下校規。校方表示:「校規通常是由上而下推行,但當學生看見一些校園現象時,他們也能夠發聲,獲得同學的認同,表達他們所期望的改變。這一過程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推動正向教育 制定成長目標
教學團隊亦積極為學生量身打造《完全自我探索手冊》,大力推動正向教育。「學校會為學生制定成長目標,並定期檢討目標,期望他們能夠持續進步。」在操行和德育方面,團隊鼓勵學生自主評估和檢討自己的表現,並提供教師反饋,幫助學生回顧、反思並改進。課程中,通過社會科學的學習,學生能夠自我檢討,學會情緒管理和社交技巧,引導他們在社會中立足。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記錄學習內容和重點,並定期追蹤自己的學習成果。團隊強調:「學校推行正向教育,希望學生懂得欣賞他人,同時也能接受他人的欣賞。」因此,在班會時間,老師會邀請學生互相欣賞,若有同學受到讚賞,老師便會在他們的《完全自我探索手冊》中貼上小星星,以鼓勵正向互動和自我肯定。
勁爆擂台展示才華 發揮機會人人有份
學校留意到學生在課本以外擁有許多潛能,只待一個展示的機會,為此推出「勁爆擂台」,旨在鼓勵學生放膽展示自己的才華。例如有同學在鋼琴方面富有才華,老師於是鼓勵他參加「勁爆擂台」,與郭校長四手聯彈《踏山河》。「該次表演結束後,掌聲如雷。學校不斷強調,除了讓每位學生有機會發揮潛能外,更重要的是,只要同學願意學習,他們都能獲得展現的機會。通過這個實踐過程,幫助學生提升自信心。」
主動關心需要 建立信任關係
學校十分重視對學生的關愛,特別是對於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團隊分享:「曾經有同學患有妥瑞症,導致他在校園中感到困擾。我們與家長、社工和學生本人進行了溝通,決定為他設計特別課程,並暫時調整他的上課安排,例如開設園藝課、靜觀和八段錦等,幫助他穩定情緒。」
經過約3至4個月的療程後,該名同學逐漸能夠回到課堂,重建自信。團隊透露,這位同學在畢業典禮上公開感謝曾經照顧他的所有人,包括老師和社工,並在畢業後仍持續與老師保持聯絡,展示了學校對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支持與關懷,並彰顯了建立信任關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