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教學策略 創新課程設計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42期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小學 馬詠兒校長當前科技正在迅速發展,香港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以配合發展需要,學校在這方面擔任重要的角色。現在的孩子,需要看到自己需要(自身的興趣及強項)、社會需要及國家的需要,而社會、科技發展的速度,更是我們無法估計,單憑學校負責輸入知識,實在無法應付全球化的需要。因此,在正規課程以外,我們更要培養學生有探新求知的精神,樂學活用的態度,然後方能成就未來。
我剛帶學生到內蒙古參訪(六月中旬),此行所見,令我和學生們都大開眼界。透過草原活動、參觀內蒙古博物院、成吉思汗陵等,讓同學把自己融入在人文科的課堂內容及歷史洪流中;透過參訪現代化工廠認識科技工業和食品加工行業運作,實地感受未來大規模自動化趨勢,了解課本中提及到製造業和物流業的最新發展;到訪高新技術企業(一般小學生都不會參觀),孩子們能見識到國家企業已能做到自主研發,解決各項安全問題,社會基礎建設、科技等,對孩子來說,不單新鮮,還具有啟發性。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參觀恩格貝沙漠科學館——一個建立在沙漠邊緣的展館,了解國家防治沙漠化的工作,我們從來沒想到,在一個看來沒有資源、不宜人居的地方,竟可變成一片綠洲,同時能為人們帶來其他資源,更是一個宜居的地方。沒想到,原只有草原和沙漠的地方,現在變得現代化、高科技,見證國家從「沙進人退」發展到「綠進沙退」。最重要的是向孩子們展示「科技可以改變生活」、「科技可以改變世界」的科學觀。
我們所見的每事每物,都是從科學科及人文科作為起點;學生所思考的每一步,都靠已有知識作為基礎。因此,如何把內容和生活緊扣及靈活運用,並讓孩子感受到學習這些知識是有意義的,才是教育工作者所面對的挑戰。我校每年會按着課程內容,規劃來年不同科目的境外學習活動,除了在課程規劃下功夫,還要配合跨課程學習的形式,利用彈性課時讓學生綜合學習內容,理解內容,進而帶他們走出課室,把離地知識,讓他們看到如何實踐。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們知道,「未來」就是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境外參訪活動能讓孩子學會協作,解決實際問題,提升語文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相信大家都會認同,這些都是未來職場所需的重要技能。隨着社會對於創新能力和跨學科知識的重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因此,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和設計跨科課程,成為提升學生競爭力的關鍵。我們身處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應當積極應對挑戰,通過靈活的教學策略和創新的課程設計,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這不僅是對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更是對香港未來人才結構多元化需求的積極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