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 2022年11月

正向・創科・全人發展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教育理念創新,率先在校內推行正向教育與創科學習,成果斐然,深得學界讚譽。金偉明校長帶領教學團隊優化校本課程,重點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邏輯思維及英語能力;同時致力發展校內興趣小組,與外間機構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不同學習體驗,拓展學生眼界,鼓勵年青人突破自我,建立回饋社會的服務精神。

校本G.P.S. 概念建構高效能教學

學校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教育不單是傳授知識,更需要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及態度;教育不只是應付測驗考試,更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發掘潛能,以積極態度面對未來挑戰。

自2016年開始,學校積極推展正向教育,從G.P.S.三個向度 :「堅毅磨練」(Grit)、「迎向挑戰」(Passion)、「有效學習」(Strategy),培育學生建立「成長型思維」。學校透過「賽馬會正正得正教育計劃」,在香港中文大學團隊協助下,進行深度的教師專業發展,認識推動正向教育的策略。學校除了安排連串的成長活動,各學科更逐步在課程教學加入G.P.S.元素,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培養正面學習態度,引導他們接受挑戰,面對失敗,克服困難,持續進步成長。

當中,英文科巧妙地按照學生的英語水平,在課堂及課業中加入「挑戰難點」,老師與學生一起分析英文學習的困難,商討改善方法,訂立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將檢討化為恆常的交流,按步就班地建立溫習習慣。而且,老師亦會應用「翻轉教室」的技巧,學生在開展新課題前先透過短片和電子應用程式進行備課,然後在課上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及匯報,最後以課業進行延伸性自主學習。金校長表示:「我們會彈性調節課堂活動及課業,依照學習興趣,設計具特色的學習體驗。」在教師悉心教學下,近年學生於公開試成績表現出色,入讀大學的人數逐漸遞增,更有學生榮獲第十一屆大學文學獎的「少年作家獎」和獲選為觀塘區優秀學生,成功培育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創造未來人才。

與此同時, 教學團隊積極舉辦多元化的全校性英語活動,建立良好的英文語境。在每周舉行的英語日(English Day),「英文大使」會協助科組老師推廣英文文化,如舉行外國電影放映會、桌上遊戲、挑戰比賽等,逐步建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另外,校園內的英語咖啡室亦會化身「Reading Café」,學生能夠與外籍英語老師一邊閲讀英文小說,一邊享用茶點,寓學習於娛樂。英語音樂劇更是校園盛事,各級學生都會一同規劃台前幕後工作,從排練到演出均活用英語,展示學習成果。

遠赴海外交流 推廣正向理念

學校秉承基督精神辦學,矢志發展全人教育,培養德、智、體、群、美、靈六育兼備的明日棟樑,重視靈命與靈性發展。學校與香港中文大學及多間專業團體一同籌劃及推動校本正向教育,培養學生正向思維。負責正向教育課程的陶宇汶主任參與「賽馬會教師創新力量」計劃,前往荷蘭和芬蘭進行觀課與教學交流,深入了解當地學校如何為學生打造愉快學習環境。學校引入「開放」、「平等」、「信任」的教育模式和「關顧式課室管理」(Responsive Classroom Management),藉以助學生建立喜愛學習的心。學校重整中一上課時間表,將循環周其中1天的下午課節改為「創意價值教育課程」,同時積極與外間機構協作,為學生建構難忘的學習經驗。

在創意價值教育課程中,學生透過由外國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和Christopher Peterson所提倡的性格強項測試,從24個性格強項(Character Strengths)中找到自己的顯著強項,認識自己及多加發揮。金校長指出:「我們會因應學生性格強項安排適切的活動,發揮所長。同時緊扣學科知識,希望學生能學以致用,明白裝備自己回饋社會的重要性。」另外,學校亦是「賽馬會『正正得正』教育計劃」先導學校,透過與機構合辦各式各樣的正向活動,並結合正向心理學和創新教學模式,革新校內教學法、學習活動、評核機制,並加強教師培訓,建立嶄新學習模式。

各界支援 營造正向校園

近年,校內中四學生獲得利希慎基金資助,參與其「正向旅程」培育計劃,到野外進行8日7夜的Outward Bound 外展訓練,從而走出舒適圈,克服不同困難。此外,學校又在賽馬會及北山堂基金的贊助下,開展正向教育教師培訓和開發相關教材,並進一步分享校內的正向教育發展歷程,積極建立「正向教育專業研習圈」。金校長表示:「透過大大小小的特色課程和活動,希望能與同學一同在成長路上經歷困難的磨練,感受進步的喜悅,體會學習的甘甜。透過親身參與,勇於接受不同挑戰,享受學習的過程和成果,從中獲得樂趣和滿足,打造正向人生的基石,從學業成績和品格培育中貫徹校訓『崇德尚藝』的精神。」教學團隊對學生的細心關顧,亦令學校連續多年榮獲「關愛校園」獎項,成果有目共睹。

良師計劃關懷成長 創業支援培育從商人才

學校深信教育不只是知識傳承,更重要是為學生建立發展潛能的機會。除了學術與靈性發展外,學校亦積極透過不同計劃、課程及體驗活動,鼓勵學生提早做好生涯規劃,建立廣闊視野。學校一直參與結合社區家庭、商界及政府三方資源的跨界別協作項目——「兒童發展基金」,該計劃鼓勵學生盡早思考人生,養成儲蓄習慣,並累積「無形資產」,如正面人生態度、抗逆能力和社交網絡,為未來發展奠下基礎。另外,學校成為「賽馬會鼓掌· 創你程計劃」(Clap for youth@JC)資源學校,校本推行生涯規劃課程,同時提供職場體驗和分享,讓學生早日探索理想職業;「賽馬會浩觀青少年培訓計劃」(Jockey Club Cocoon)則讓高中學生親身接觸創業家,發展創新精神和思維,並在初創的企業中獲得實習經驗。

學校參與的計劃包括:

Quest for living water 2023
與不同國家學生就地球水資源問題作出交流,了解發展中國家的水資源困境,並構思籌款活動,為有關地區作出募捐支援。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從「學生數據」、「適異教學」與「學習支援」三方協作項目,建立深化支援模式,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
「學校起動」計劃(Project WeCan)
提供不同的機會,鼓勵青年建立積極人生,如參與商界聚餐、結交不同行業專才、於展銷會開設攤位嘗試創業等。
Young life
為學生介紹基督,並透過不同的事工服務幫助學生於信仰上成長。
良師香港(Teach4HK)
讓出眾的大學生服務基層學校,啟發青年才能,回饋社會。

前瞻性STEAM教學 引領學界共同成長

金校長與教學團隊對STEAM教育具前瞻性思維,引領學校在國際與學界STEAM比賽中屢獲佳績。同時,學校亦積極回饋教育界,成為不同創科計劃的先導學校,包括成為「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的統籌學校,廣建專業發展網絡,透過共同備課、設計工作坊和比賽,藉以推展STEAM教育。金校長指出:「我們是「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6間先導學校之一,與香港中文大學和5間先導學校創建人工智能教育課程。不僅如此,學校更是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學校,老師到友校分享推行資訊科技教育的教學法和技術。」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微軟示範學校」(Microsoft Showcase School),肯定學校在教學創新方面的成就。而且,學校於新學年將率先與通訊事務發展局合作,在校內推行5G種植技術實驗,讓學生認識如何運用科技改善全球糧食短缺的問題。

教育傳媒

(左起)郭豪昌助理校長、孫振榮副校長、金偉明校長、麥挺副校長、陶宇汶主任 (左起)郭豪昌助理校長、孫振榮副校長、金偉明校長、...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教育理念創新,率先在校內推行正向教育與創科學習,成果斐然,深得學界讚譽。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教育理念創新,率先在校內推...
與此同時,教學團隊積極舉辦多元化的全校性英語活動,建立良好的英文語境。 與此同時,教學團隊積極舉辦多元化的全校性英語活動,...
學校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教育不單是傳授知識,更需要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及態度;教育不只是應付測驗考試,更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發掘潛能,以積極態度面對未來挑戰。 學校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教育不單是傳授知識,...
近年,校內中四學生獲得利希慎基金資助,參與其「正向旅程」培育計劃,到野外進行8日7夜的Outward Bound外展訓練,從而走出舒適圈,克服不同困難。 近年,校內中四學生獲得利希慎基金資助,參與其「正向...
金校長與教學團隊對STEAM教育具前瞻性思維,引領學校在國際與學界STEAM比賽中屢獲佳績。 金校長與教學團隊對STEAM教育具前瞻性思維,引領學校...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