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楚.湖北 深度遊學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44期 旅遊製作 深度遊學

近年教育局經常舉辦前往湖北省武漢市的教師交流團,大家對這個名字絕不陌生。然而,由於行程時間有限且安排緊湊,參與者未必有太多機會深入認識武漢,甚至是整個湖北省。今天,就讓我們以「楚文化」為主題,帶大家深入探索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

荊州.郢都

俗語說:「劉備借荊州,一去無回頭」。今天的荊州市範圍雖不如古代的「荊州」廣大,但仍以湖北省為重心。長江流域孕育了璀璨的楚文明,而荊州曾長期作為楚國都城,即史書上所稱的「郢」。荊州有三大著名景點:首先是楚王車馬陣,規模龐大且豪華的車馬陪葬坑,其中出現了「天子駕六」的僭越現象,顯示諸侯竟以周天子的規格下葬,印證了「天高皇帝遠」的歷史背景。

其次是荊州博物館,千年乾屍與木乃伊時有所聞,但保存超過二千年的濕屍「五大夫遂」卻極為罕見,其身體仍保有水分,展現了古人卓越的智慧與技術。最後是關陵,這是關羽的安葬之地。當年關羽大意失荊州,被敵軍斬首後,其身軀便葬於荊州江陵,使此地成為中國三大關帝廟之一。隨着國內文化旅遊的發展,不少文創商店和咖啡店紛紛以「楚都」和「郢都」為號召,喚起大眾對楚文化的興趣。

襄陽

襄陽擁有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牆之一,至少保留六座城門,周長達7公里之多。襄陽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武俠小說中抗蒙衛宋的故事背景。雖然宋代城牆已難以完整保存,但遊人仍可在此感受這座長江軍事要塞的昔日氣魄。此外,襄陽也是劉備「三顧草廬」邀請諸葛亮出山、共謀復興漢室之地。位於市中心不遠的古隆中,雖主要是由影視拍攝地改建而成的旅遊景點,但入口處的「古隆中」牌坊卻是自清代保留至今的歷史遺跡。

武漢.從春秋到民國

湖北省博物館收藏了兩件春秋時期的鎮館之寶:其一是楚王的陪葬品「越王勾踐劍」。春秋時期,越國擊敗吳國後曾在江蘇及長江流域一帶稱霸,最終為楚國所滅。這把刻有越王勾踐之名、鑲嵌綠松石的佩劍,可能是兩國和平往來的禮物,也是歷史的重要見證。另一件是戰國時期曾國君主曾侯乙的陪葬品——編鐘,這套完整的樂器歷經兩千年仍能演奏,最近一次使用是1997年香港回歸時的特別表演,實屬難能可貴。

武漢在近代史上同樣舉足輕重,如「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故居、武昌起義發生地、英法日俄租界、國民政府舊址和八七會議會址等。漫步於舊街區,可細賞百年武漢的歷史風華。

從春秋楚國、三國劉備與諸葛亮,到近代百年變遷,湖北無疑是時代巨輪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行程參考
D1 香港 > 武漢-漢口街-舊海關,住宿:武漢
D2 湖北省博物館-編鐘表演-黃鶴樓-舊租界,住宿:武漢
D3 武漢-襄陽-古隆中-古城,住宿:荊州
D4 荊州博物館-楚王車馬陣-關陵,住宿:荊州
D5 荊州-明顯陵-武漢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