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關愛為基石 守護學生自信成長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44期 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 黃慧文校長

國家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明確提出「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與教育局近年推動中學三層應急機制常態化、推廣《4Rs精神健康約章》的行動一脈相承,更與本校提倡「自信前行」理念同出一轍。就像本校學生創作的英文格言一樣——「Always Aim High; Dare to Try; You can Shine」我們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在合適的支援下,篤信自己有閃耀的潛力,不必因學業壓力陷入迷茫。

用貼心陪伴暖心

學校對學生的關愛,不僅限於學業扶持,更要深入心靈深處。本校致力構建「全天候、無縫隙」的關懷氛圍,讓學生隨時能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納的溫暖。我們學校兩位社工常言:「青少年的煩惱需要傾訴的出口,更需要溫暖的陪伴」。為此我們推行雙班主任制,無論是課堂中的知識困惑,還是課室外的情緒煩擾,學生都隨時能找到老師傾訴。

最讓學生印象深刻的,或許是本校開學初期的「Love Promotes Learning」(LPL)活動——那幾天我們不安排常規課堂,而是通過團隊遊戲、合作任務,讓同學在陣陣笑聲中結交好友,在互助協作中建立信任,以滿滿的快樂與安全感開啟新學期。我們還全年開展生命教育課和常態化抗逆力訓練,有系統地教導學生認識自身情緒及如何調節壓力。這一切,既是實踐「博學力行」校訓中「培養自信學習者」的理念,更是響應國家及教育局重視精神健康的號召。

家校協同實踐賦能

守護學生精神健康,從來不是學校的「獨角戲」,而是家校、社區同心協力的共業,與國家提倡構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方向一致。本校第三個支援框架,便是牽起家庭與社區的手,共同為學生築起「關愛保護網」。家長是學生最親近的人,家庭氛圍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因此老師定期通過電話與家長深度溝通學生的在校狀態、舉行家長日、家長晚會,分享正向教育方法與心理健康關懷技巧,幫助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讓他們在家中也能給予孩子溫暖的陪伴與引導。

同時,我們也積極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在服務社區的過程中認識自我價值、增強社會責任感——就像在港鐵站外的「百樂.心寧寧」精神健康推廣活動中,學生親手製作並派發減壓包,用心設計有趣的攤位遊戲,還邀請紅十字會青年團的同學為街坊進行簡單壓力測試。在幫助他人釋放煩惱的同時,學生自己也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與幸福感,這正體現精神健康的正向傳遞。

「關愛,是學校最寶貴的文化」。未來我們將繼續呼應4Rs精神健康約章,攜手家校社各界,用細心、耐心與愛心,讓學生既能勇敢面對成長中的挑戰,也能時常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