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閱讀播下體育種子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44期 凌秀慧主任 香港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隨着《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並強調「文體旅協同發展」,作為一名學校圖書館主任,深感圖書館在推動全人教育、培養學生多元興趣上的角色愈見重要。尤其今年政府大力發展盛事經濟,積極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體育城市」,我們更應該把握契機,透過閱讀和活動,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和體育精神的關注與欣賞。
圖書館不只是知識的寶庫,更是價值觀的播種地。運動員的奮鬥故事、體育賽事的歷程、不同國家的運動文化,都是培養學生堅毅不屈、團隊合作、追求卓越精神的好素材。今屆《施政報告》強調培養學生多元能力,而體育也是學生成長不可或缺的一環。今年的全國運動會是個絕佳切入點。全運會每四年舉辦一次,是中國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運動會。 2025年第十五屆全運會由粵港澳大灣區多個城市聯合主辦,香港更是首次成為主辦城市之一。根據官方公佈,香港將主辦八項運動賽事,分別是劍擊、七人欖球、高爾夫球、場地單車、乒乓球、三人籃球、沙灘排球及女子排球,這些賽事將於2025年在香港不同的運動場館舉行。這不僅是香港體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對推動本地體育發展、提升國際體育城市形象,以及培養青少年運動興趣和認同感極具意義。
作為圖書館主任,我建議可以從多方面實踐閱讀結合體育推廣的概念。首先,可以在圖書館設立全運會專題展覽區,採購全運會相關海報、吉祥物立牌和紀念品,展示與全運會運動項目、歷屆賽事、運動員故事有關的書籍和資料,並設計互動問答攤位和知識角,讓學生參與其中,全方位了解全運會及其精神。同時,推廣運動員與體育精神相關的閱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可以精選中外運動員自傳和勵志故事,如旅遊及運動作家阿翔Linus Cheng的《我們都是在旅途上長大的》、李明熙的《陌路回家》、日本花滑選手羽生結弦自傳《蒼之炎》(全四冊)、「牛下女車神」李慧詩的《身上的每道傷疤》以及《劍擊成就了我:奧運冠軍張家朗》等,鼓勵學生在閱讀後撰寫感想。
另外,圖書館亦可與體育科協作,邀請運動員進校分享。今年我們學校即將邀請亞運金牌花式單車手盧廷軒(Michael)來校,向學生介紹他的成長與奮鬥故事。我們亦可邀請運動作家、體育記者等進行座談或寫作工作坊,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了解體育與人生。更進一步,可以把主題延伸至體育旅遊與新興產業,向學生推介類似水志偉先生於灼見名家網站發表的〈盛事經濟的發展與潛力〉等同類文章、教育學生瀏覽香港旅遊發展局、香港中華總商會等網頁關於體育旅遊、盛事經濟等新興主題的資訊,讓他們認識運動如何推動城市發展及相關產業,鼓勵學生思考如何將個人興趣結合未來職業規劃,拓展視野。
閱讀是一粒種子,活動和各項體驗是一片片肥田。圖書館可以主動配合《施政報告》相關重點,與體育科協作,透過閱讀及多元活動,把體育精神與香港作為體育城市的故事傳遞給每個學生。希望有朝一日,他們不單在書中閱讀運動員的堅毅,更能在生活中實踐體育精神,成為身心健康、勇於追夢的新一代。
cc9dd334b0ece27e792b0f2574968f1e.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