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精神雪櫃」 促進身心健康實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106期 程志祥校長 救世軍韋理夫人紀念學校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關鍵,在於幫助他們建構屬於自己的「精神雪櫃」,透過有意義的活動,累積心理能量,隨時調用以應付挑戰與壓力。學生可結合體適能運動、音樂創作及有趣的數學解難,從多元角度促進小學生的身心發展。
「精神雪櫃」的概念,源自於將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正面情緒與能量存放起來,好比雪櫃儲存食物,當需要時便可拿出來使用。對小學生來說,這種心理儲備能幫助他們增強正向力量、提升抗壓能力,進而保持身心健康。
首先,體適能運動是建立「精神雪櫃」的基礎活動。透過規律的運動,如跑步、跳繩、團隊球類遊戲等,不僅強化身體素質,釋放身體的正面荷爾蒙(如多巴胺和血清素),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就感及活力。運動不僅增強體能,更透過運動過程中的挑戰與協作,累積心理上的自信和樂觀,這些正向經驗就好像存放在「精神雪櫃」的精神糧食,隨時喚醒學生的內在動力。
除了運動,我們亦倡導以「音樂創作(作曲作詞)」作為促進精神健康的活動。音樂是一種強有力的情感宣洩與表達方式,透過創作,學生可以把內心的故事與情感轉化為有形的作品,提升自我認識和情緒管理能力。尤其在小學生這一階段,獲得老師和同伴的認同感非常重要。音樂創作活動能幫助他們建立自我價值感與被接納感,這種精神上的正面反饋也是「精神雪櫃」的重要食糧,鞏固其心理韌性。
再者,設計一些趣味解難的數學題目,不僅激發學生智力,還有助於提升他們克服困難後的自信心。數學解難往往需要思考、分析及靈活運用知識,當學生成功破解難題,獲得的成就感能強化他們的存在感與自我效能感。這種自我挑戰和勝利的精神力量,也是存放在「精神雪櫃」的重要能量來源。透過適切的引導,學生學會從挫折中尋找解題的樂趣,培養面對困難時的積極態度。
綜合而言,「精神雪櫃」的建立是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有效策略。它不僅是單一活動的堆砌,而是多元活動交織的結果,讓學生在運動中獲取活力,在音樂中得到表達和認同,在數學挑戰中鞏固自信。教師透過這些活動的設計與引導,協助學生在日常生活積累正能量,隨時調用以應對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壓力。
未來,學校及家長可攜手合作,持續推動以「精神雪櫃」為核心的身心健康計劃,讓小學生在快樂積極的環境中健康成長,為未來的挑戰儲備充足的「精神食糧」。
355f1d61759d692d861c32b33492f2b0c6f.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