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該由分數決定 打破傳統框架 連繫各界 推動生涯規劃

文: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生涯規劃 香港教育局 副局長 蔡若蓮 商校合作

新時代來臨,科技正在改變很多工種的本質,未來充滿變數。正因計劃不及變化快,學生更要做好準備,對個人未來發展作出規劃和設計,訂立明確的目標。香港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認為,生涯規劃的擔子不能全放在老師身上,需要透過社會各界攜手合作,才能真正擴闊學生出路。

商校合作 善用校友家長網絡

「不要問別人能給你甚麼,而是問自己已準備好了嗎?做最好的準備,有靈活的步伐,機會來到時才可以好好把握。」蔡若蓮認為,無論未來世界怎樣改變,學生面對甚麼挑戰,只要業界與家長攜手協助學生認清和了解自己,培養靈活變通的能力,他們未來就有能力實現心中理想。

為助學生作好投身社會的準備,教育局在2005年推出「商校合作計劃」,推動工商機構和學校合作,為學生提供多元化事業探索活動,例如參觀職場和工作體驗,讓他們認識不同工種,以及企業的要求和運作,從而建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

目前商校合作伙伴已有超過350間,舉辦了逾5000項事業探索活動,蔡若蓮指,如要有效推動商校合作,學校必須有明確目標:「不單為學生提供活動機會,更要實際地連繫到他們身上,包括個人興趣、特性、學習階段、正在學習的課程內容等,這樣學生才可以在職業探索裏獲益更多。」

良好的生涯規劃應提供不同機會讓學生發掘自我及夢想,透過全校參與的模式來推動,務求令學生擁有完整的個人成長發展。

如果工商企業的角色是開放機會讓學生一探行業現況,老師就應該善用機會,鼓勵學生見識世界,並加以引導:「為什麼你會特別喜歡某個行業?你想從工作中得到什麼?為什麼你認為這些重要?引導同學了解自己的價值取捨,不單是給他們資訊,更要幫助他們從資訊大海中,發現自己的價值和夢想,引領他們。」這個責任不應只落在某幾位負責生涯規劃的老師身上,而是由學校進行校本規劃,以全校參與模式來推動。「這牽涉到教育團隊的運作,我們期望不只帶學生出去參加商校活動的老師知道生涯規劃的運作,停留在學習活動的層面就完結,而是其他老師亦知道同學的學習經歷,可以協助他們把活動連繫至個人成長發展。」

教育局推動及完善生涯規劃的決心,成功感染商界,令他們願意開放機會,讓莘莘學子體驗工作,及早了解個人興趣、性向和能力,以及掌握與事業相關的最新資訊,為未來選科、升學和就業作最好準備。

除了促使商校合作,蔡若蓮亦分享教育局重視激活不同持分者,一同為學生謀出路。「有些學校會善用校友或家長網絡作資源,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如果其他學校能發掘這些網絡,教育局不論在課程空間、資源和人手上都會盡量配合。」推動生涯規劃不能固定一點,而是需要透過各界自發努力,同心編織網絡,才能令效果變得立體。

面對時代進步,教育局分別合資格小學和中學提供10萬及20萬港元的STEM教育啟動資金,希望培訓學生擁有全面的科技知識及技能,迎接未來社會挑戰。

不要被社會既定觀念約束

蔡若蓮分享,雖說時代發展進步,但家長仍深受傳統觀念影響,「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家長心目中仍然根深蒂固,是推展生涯規劃的最大阻力。她提到,如若現在把所有學生們排成一條隊伍,社會上仍然慣於以學業成績為競爭指標。

蔡若蓮坦言,要逆轉這些觀念,需要加強家長教育,推廣新的觀念,所以政府成立職業專才教育專責小組,成員來自不同界別,包括學校、家長、僱主、社區服務及勞工界,針對性地檢討如何加強推廣職專教育,增加技術人才供應,推動多元經濟發展。

「如果家長的概念仍然停留於拒絕讓孩子按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去選科,可能會讓學生感到自己未能發揮所長,減低他們的學習興趣。」蔡若蓮希望透過教育,逐漸改變家長或社會對成功的定義。

加強STEM教育 學懂「人機協作」

說到學生未來將面對的最大挑戰,非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莫屬。AI的高度發展令電腦擁有感知智能、學習、推理、協理決策,並採取行為協助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隨着第三波人工智能的發展,AI漸趨普及和發達,社會各界無不關注這項議題。蔡若蓮深信,面對新時代挑戰,強化學生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和技能,使他們將來懂得「人機協作」,而非被機器所取代,絕對是教育者一門不能忽略的課題。

「從教育角度看,當然要在課程作準備,其中加強STEM教育尤其重要。」蔡若蓮緩緩道出應對新科技的方向和策略。教育局在2016及2017年,分別為合資格小學和中學提供10萬及20萬港元的STEM教育啟動資金,其後開發編程(Coding)教育補充指引,為課程提供有系統及詳細的描述,並列述相關學習重點,以便教師施教。

「我們希望由高小階段引入電腦語言,訓練學生邏輯思維,因為除了中、英文外,未來他們更需要與機器溝通。」透過學習編程,學生得以掌握計算思維、邏輯和思考方法,建立豐富的電腦知識及程式基礎,日後無懼與科技「同行」,而非淘汰。

另外,由2019至2020學年起,教育局每年向公營和直資學校撥款約9億元恆常全方位學習津貼,除了讓學校組織更多走出課室的體驗學習活動,更鼓勵他們進一步推動STEM教育。「學界舉行不同大型活動和比賽,或是跨地域、界別的合作項目,讓學生動手動腦,而日常教學中,以往是分學科,現在希望他們綜合應用各科知識,所以這是一項大工程,從知識技能層面裝備學生。」

我們有AI無法取代的能力

科技日益進步,今天的AI已能把許多原本由人們執行的工作做得更好,不少人擔憂未來會被AI取代和淘汰,蔡若蓮卻有另一種看法。「有人擔心將來就連醫生、律師等行業都要被人工智能取替,但我倒十分肯定,無論科技怎樣發達,都無法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關懷、體諒、同理心⋯⋯機器無法回應人們複雜的思想感情。」她又以文字創作為例,指機器確能運用精準的文字,但寫者想說的,讀者聽到的,當中的那份情懷及共鳴,機器將永遠沒法取替。

蔡若蓮再笑着舉例:「例如AlphaGo擊敗世界圍棋冠軍,人類因而害怕將來會被機械人超越和管治,但下棋除了技術,我們經常亦講求友誼第一,機器不會考慮這點。」她認為機器是「死」的,人卻是「生」的,這正是教育應該授予學生的真正智慧,教導他們抱有多元目標,勝利不一定是最終點,反而懂得在適當時候互相尊重,表現高雅的涵養和氣度,更為重要。

世界變幻莫測,或許我們無法準確預知社會未來面貌,但蔡若蓮提醒學界,生涯規劃的終極目標是裝備學生面對轉變,讓他們在急速的世代認清和了解自己,學會隨環境變化而調節步伐。與其害怕市場將來會由AI主導,倒不如學習如何利用AI工具為自己增值,同時謹記關懷、愛、同理心、體諒和感恩才是人最寶貴的無形資產。

「商校合作計劃」
為各界帶來甚麼效益?

人生成就貴乎質量 不只分數

蔡若蓮總結時表示,成績也許是入場券,但不是唯一標準,人生不應用分數來決定。她認為成功的生涯規劃,4個「成」字可以概括一切:「求學時期,很多人都只追求成績,集中火力在分數上與人比拼,忘記了生命最重要的是成長。其實,人生要有所成就,先要從了解自己開始;努力要得成果,先要有明確的目標。在實現夢想的路上,一切的困難挫折,都是提升人格和品質的過程,讓我們做更好的自己。」

只要目標清晰,路上遇到的所有困難都只是過程,不是結果,相反挫折能轉化成分數以外的收穫,增強抗逆力、使人變得成熟、對人生亦會有另一番體悟。

蔡若蓮深信每個人的性格和志向都不同,與其執着於比較,倒不如專注自己的路,才能結出最豐碩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