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培訓結合英語學習 營造創新教育生態圈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禤文浩 John Sir一直以來,學習最重要是提升興趣,引起學習動機,才能立竿見影,但在傳統的學校教育,學生的知識絕大部分由老師而來,而且課程框架有其局限性,學生未必對所有學科皆感興趣,而老師也忙於教學,在課程編排上需另花不少心思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由禤文浩創立的KodingKingdom(HK)Limited有意打破教育的傳統,在科技教育上結合不同元素,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
興趣引起學習動機
禤文浩表示,他從一個專業的遊戲開發員做起,到成為美國上市公司的行政總裁,在國內工作了八年,對於軟件和年輕人之間的互動,一直有第一手的接觸。當時創作的遊戲,以娛樂為主,後來有感軟件能為年輕人的學習帶來正面影響,於是決定以科技發展教育事業。他認為以興趣作為第一學習動機十分重要,要掌握年輕人的興趣,父母可嘗試留意小朋友,有哪些東西不用父母提點,而他們又會主動去做的,其中一種就是遊戲了。對他而言,以遊戲化的學習平台去推動學習,堪稱最早期提倡以遊戲形式學習編程的先驅者,有別於一般學校由教師做主動,由上而下的教學方式。禤文浩還記得第一個推行的平台叫Minecraft(我的世界),2015年4月舉辦由香港政府及數碼港資助,由1,042位小朋友在中環海濱的編程活動破了世界紀錄,十分成功,在香港帶起學編程的潮流。其後政府及學校都大力支持學習編程,從中發覺找對了以遊戲進行學習的方向,讓學生在喜愛的場景中學習新事物,自然事半功倍。

學習英語 由心出發
對於英語學習方面,禤文浩指出,從小學開始,英文都是他表現較優秀的學科,直到大學亦如是,所以從不覺得學習英語有何困難,他笑說:「有時反而覺得學習中文困難。我自小是在屋邨長大,並非出身於傳統名校,當時只是考慮在香港英文比中文重要,只要英文好,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今天回想自己也很享受當年學習英文的過程。」他會教導兒子,自由地看卡通片,今天兒子看電視節目,已能聽懂當中對話,這都是由興趣觸動學習的例子。
現在是講求科創年代,由興趣帶動學習更顯重要。禤文浩表示,現今有很多小朋友來學習中心上課,而學習中心已開到第六所,它之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在於,中心的教學方向能夠突破學校的限制,學校的教學方向只教授和課程相關的內容,以應對考試需要。另一方面,課程以外學到的知識更為廣泛,以科技為例,現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所以科技教育在私人的教學中心,能突破現有的教育框架限制,緊貼科技發展的最新資訊。另外,私人機構有些資源上比學校更豐富,如科技人才,在課程設計上會着重學習的趣味性,而且靈活彈性,不受教學框架的限制。

英語授課 與世界接軌
禤文浩續指出,中心堅持採用英語授課,因為在科技領域方面,英語仍是世界語言。中心用英語教編程,可看成是雙軌學習制度,學習英語時添上編程的元素,同樣學習編程也加入英語學習元素。他舉例指出,讓7、8歲的小朋友用Scratch的程式進行編程,製作一個學習英語遊戲,小朋友一邊計時,一邊打英文字,整個遊戲既有編程,又可學習英語,遊戲中若拼字準確就可以加分,這就成為一個拼字遊戲,同時也是一個編程習作,而且讓小朋友親自動手製作,他們的成功感和投入程度也大不同。要知道科技教育是輔助傳統學習的手段,最重要是讓他們自己參與其中,從過程中學習,不是單一倚靠科技製成品。
建立嶄新教學生態圈
禤文浩認為,公司並不只是單純的教學,而是刻意去建立一套教學生態。生態分為三方面:培訓、認證及比賽,他認為站在私人市場的角度而言,這個生態可適用於不同範疇,其中包括語文學習。當中在科技方面的培訓、專業證書認證,就如英文的考試、演講、英詩比賽等一樣,即使放在編程上,現今尚未有人能建立這種教學生態圈。獲國際MTA認證的KodingKingdom,真心希望為社會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學服務。
在科技的世界,有時學生懂得的知識,老師也未必知道,若只能單向輸送知識,不如營造一個環境讓學生協作在過程中學習。科技教育同樣包括三個元素:一是技術層知識,編程是編碼邏輯;第二是社交,即人與人的協作;第三是表達,表達能力十分重要,要讓人知道自己學過什麼,用有限的資源、時間及詞彙去表達自己所想。以前課程只重視第一部份的技術層面以應付考試,但在現今,第二及第三元素同樣重要,需要給予重視。
與港大合作 感受大學生活
此外,KodingKingdom為鼓勵學生能學習更多更新的知識,與香港大學電腦科學系合作,在聖誕、復活節及暑假時,於港大舉辦科技教學營,教編程、機械人等知識,並讓參與的學生有機會入住港大宿舍,與及感受像「哈利波特」學校飯堂的情境,認識餐桌禮儀。禤文浩認為,今天所做的是為明天21世紀新人類而做,所以科技對傳統教學而言既是工具,也可是並行理念,作為輔助是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