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小幼苗 成就大未來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32期 鍾堯基校長 將軍澳香島中學 成就未來

行政長官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及由 25/26 學年起,分階段開設科學科及人文科,以逐步淘汰現時的常識科。現時的小學常識科推行逾 25 年歷史,一直以來眾說紛紜,筆者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同時作為小學生的家長,有機會了解到不同持份者的意見,藉此機會與讀者分享和交流。

明確學習範圍 合理課程闊度

對老師來說,要求常識科老師精通所有範疇,強人所難之餘,亦對他們構成無形的壓力;對小學生來說,常識科內容太廣闊,要掌握不同範疇的內容已不易,更別說掌握課題考核重點。筆者在校巴站與子女候車時,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常識科是最難協助子女溫習的科目,他們更大吐苦水,說很多問題連成年人也不懂回答,比如新聞時事題和科學實驗題,又怎能要求子女答對呢?

身為教育工作者和小學生家長,筆者明白教育界同工的擔憂,也理解家長和子女的煩惱,所以不論是理性還是情感角度,小學常識科的課程有改革之必要。原因很簡單,要學生學習好,就需要有明確的學習範圍,同時要有合理的課程闊度。可惜,現行小學常識課程內容過於廣闊,把不同領域的課程共同放進同一學科,如 STEM 教育、電子學習、跨課程閱讀、專題研習、價值觀教育等。

按照老師專業分工 激發學生好奇心

學生要擁有學習滿足感,才會有興趣和動力學習。學生如努力付出後,有明確的學習成果,會更積極力求上進,亦有利學生確立自主學習方向,進一步求學問。從學校管理角度而言,科任老師專業範疇各有強項,根據老師不同的專業背景分工,才能更好地發揮老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教學效能,同時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發揮所長。作為一位家長,樂見任何能減少「陪子女考試」壓力的可行方法,有利親子關係的發展。

或許有人擔心小學沒有實驗室,或沒有足夠修讀科學科專業的老師,會造成推行小學科學科的困難。本校素來重視創科教育,亦堅守回饋社會讓更多人受惠,故每年都會舉辦全港性的小學創科比賽,邀請小學派隊參賽。我見小學生的參賽作品質素甚高,面對評判的質詢時,表現讓人刮目相看,這些全賴小學老師的啟蒙。所以,學校沒有實驗室,老師非科學科背景出身,不會是這次課程改革的困難。是次重點在於教學過程中,老師能否燃起小朋友對自然萬物的好奇心、觀察力和解難的能力。

期望小學的這次課程改革,能夠培育更多創科教育的小幼苗,成就孩子的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