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豐富前線經驗 與教育科同行 實踐教育理念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吳奇壎 東華三院教育科 教育專業21期 東華三院董事局

東華三院是全港最大辦學團體之一,設教育科支援該院的教育系統。在奉行校本管理原則下,負責管理學校的辦學宗旨,以落實推動東華三院的教學理念;支援法團校董會,確保學校管治符合規範;按照東華三院董事局的辦學方針,開發學校所需資源。教育科主管吳奇壎先生分享他過往的前線經驗,又娓娓道來東華三院教育服務的發展策略。

針對學校需要 對症下藥提供配套

曾擔任津貼中學和直資學校校長的吳奇壎指出教育科在進行各項規劃前,必須先掌握學校的需要,而他曾在不同學校擔任校長的經驗,成為重要的助力。他解釋學校運作複雜而微妙,既牽涉不同持份者的訴求,又要面向社區,執行教育政策,要緊貼教育趨勢,面向未來。

吳奇壎在學校任職時察覺學校落實融合教育的困難,學生的差異、特殊教育的需要,不論學校收生組別如何,都面對同一問題。所以東華三院(下稱「東華」)近十年積極推動教育心理服務,設立「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由跨專業團隊主理,提供校本服務,除支援讀寫障礙、自閉症等學童,關顧對象亦包括家長和老師。吳奇壎指出,幼童容易受家長的親子方式影響,而他們的情緒健康對日後學習、社交、性格等發展有關鍵影響,所以發展教育心理服務至為重要。

重全人教育 作育英才服務社會

現時東華的教育科負責協調屬下18所中學、15所小學、18所幼稚園,以及3所特殊學校,負責推動東華的辦學精神在屬校貫徹落實,培養學生健全品格,讓他們追求有價值的人生,貢獻社會。他回溯東華在1880年推行平民教育,是出於當時失學問題嚴重,本着服務社會的使命開辦義學。他表示,即使時代變遷,失學問題已成過去,但東華公平對待學生的初心不變,透過教育給予他們發展機會,開拓視野,提升學習動機以至對未來的期望。他指出50年前創作的校歌歌詞「他日成材,服務社會」至今仍然值得細味,反映東華全人教育的核心精神。

在進行新校規劃時,教育科除確保辦學宗旨與東華的教育理念一致,亦會和校長團隊群策群力,進一步思考該區目前及未來所面對的社會需要。他以位於新界北區皇后山、在本學年正式開辦的曾憲備小學為例,指考慮到新發展區的社區支援不足,「所以規劃新校的時候,就決定校園地下空間設施能在周末對外開放,供社區使用;同時,學校坐落北部都會區,教育科定位曾憲備小學在此地擔當的角色,將為北部都會區積極培育具備創意、科學知識,以及擁有世界視野、中國文化素養的良好公民。」吳奇壎解釋說。

促進發展與實踐 創新教學意念

另一方面,教育科從辦學團體層面,積極推動創新教育構思,視新校為孵化新教育策略的基地。例如新校上課時間表將上午訂定為傳統課程,下午進行全球公民、德育、學生才藝發展等校本課程,以體現全人教育的精神。新辦幼稚園換上全新東華校徽,策略更鮮明,既汲取其他屬校幼稚園的成功經驗,亦會將新校模式輸出,今年18間幼稚園均引入日本積木課程,目的是啟發幼兒創造力及解難能力,為科學教育奠下基礎。

現時學生需要多元發展,擴闊學習經歷,同時要面向未來,接收創新知識。當屬校需要資源實踐創新教學意念時,教育科亦負責向董事局反映,如支持黃笏南中學、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開設基因工程實驗室。他表示有賴董事局鼎力支持,帶動屬校能創造更多教學空間,造福學生。

拓展姊妹學校網絡 統籌深度交流計劃

教育科亦積極為屬校牽線,現時東華在國內擁有過百間姊妹學校。包括策略性地跟上海閔行區學校締結關係,並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時籌劃一系列活動,為六所屬校學生帶來更深層次的交流。吳奇壎分享,兩地學生在南京中山陵聚首祭奠後,乘高鐵轉往上海,回顧孫中山先生早年著書提倡的鐵路計劃,追尋中國百年發展軌跡。兩地學生又組隊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科技營,進行各式活動,建立友誼,之後在互相聯繫中,當上海學生得悉香港同學參與捐血活動,更感染他們也在當地無償捐血,體驗大愛精神。

教育科在辦學團體層面統籌的外地交流活動,組織規模遠超學校一己之力能夠達成。例如2015年起籌辦的學生大使計劃,每年由屬校推薦學生參加為期三個月的培訓,讓他們熟悉東華三院、海外華人的歷史後,出發到海外交流,首年到訪移民史上重要的華埠洛杉磯,考察東華原籍安葬服務如何協助將海外華人遺骸回歸故土的歷史。

培養團隊精神 鍛鍊人際溝通

董事局對學生交流出錢出力,百忙中陪伴學生到外地交流,在餐桌上分享經驗。而且,東華的人脈網絡強大,讓交流團到達海外活動,很多時都能獲當地中國領事館接待,如到訪倫敦時見識李鴻章時代的中國首個駐外外交機構,甚至獲中國銀行分行行長介紹其海外發展史。教育科精心安排的計劃,促使學生了解香港與世界的關係、華人過去流徙的經歷,對華人的精神文化面貌有更深切的認識。

吳奇壎強調,東華重視全人教育,因此教育科舉辦的計劃「不只讓學生每樣都去玩」,而是要「透過經歷讓他們多所感受,培養正面的性格,同時提升待人處事技能」。他笑說,每次出門學生都肩負很多任務,例如在三藩市參考東華歷史的社區展覽時,同學們要負責即席用沙畫介紹東華歷史、以匯報方式講解東華的工作,需要同學運用到美術、歷史等不同範疇的知識,掌握團隊合作及人際溝通等技能,這些經驗都是對同學很好的鍛鍊機會。

教育科為屬校小學舉辦的有品足球大使計劃,以「踢好波、讀好書、做好人」為口號,同樣以提升學生的品格素養為目標,培育他們的團隊精神、體育精神、堅持等特質。表現優秀者可獲獎勵到外地參加友誼賽,過去曾到日本、越南、新加坡。「學生興奮之餘,過程中體會到堅持做好一件事後,達成目標的喜悅。」

推動屬校合作 引進外界資源

儘管近年政府的教育撥款增加,東華在籌募學校資源仍然十分積極,不過,吳奇壎指教育科更要確保資源用得其所,有責任搭建平台,推動屬校互相合作。「如一起進行AI、STEM研究,在協同效應下提升教學水平。而且,現今學校必須走出去,同時又引進外界資源,因此東華的網絡就更顯得重要。例如與發展局合作,負責營運地理空間實驗室,利用政府蒐集多年的地理資料,推動空間數據互享,藉此訓練師生使用。東華又與市區重建局合作舉辦青年領袖計劃,由局方專家帶領學生認識市區更新及城市規劃工作,毋須學生憑空去想像社區重建的議題,這些經驗,決不是單純一所學校有能力推動,辦學團體的支持非常重要。」吳奇壎說。

拓展教學新思維 營造正面教學環境

社會發展瞬息萬變,每所屬校各自面對不同的挑戰,教育科會從旁協助克服。例如學校生源不足,他認為屬競爭問題,教育科除幫忙分析學校策略,亦會擔任學校與校董會的溝通橋樑,讓會方理解真實處境,支持學校的發展。

有鑑於教師的角色舉足輕重,教育科特別關懷教師成長。例如說,東華很重視幼、小教育的前瞻性,吳奇壎指教師要幫助學生裝備20年後所需知識,引領他們想像未來世界的模樣。為此,教育科鼓勵教師互相觀摩學習,安排教師出外交流,例如招募教師支援學生大使計劃,籌辦清華大學的教師國情班,鼓勵參加賽馬會教師創新力量計劃等,通過不同計劃釋放團隊的活力及創造力。他認為唯有計劃獲得老師對教育工作的認同,有共同的理念,才能讓他們從中有所啟發,並在教學上活用,而東華屬校眾多,老師藉此互相交流觀摩,達至教學相長。

同時,教育科用心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增強教師與校董會的溝通,希望能讓他們有更多表達機會。去年東華邀請了香港大學公民社會及治理研究中心進行專業的獨立研究,從教師的考核、晉升、校董會的參與、校內溝通四方面檢討學校管理,報告中33項建議已有近半落實了。此外,又通過教師晉升講座,讓年輕教師看得見自己的事業前景。董事局又撥款開設教職員聯絡辦公室,提供工作諮詢服務,讓教師傾訴壓力;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則提供Project Care的到校服務,為教師籌辦冥想班、行山等減壓活動,讓老師學習照顧身心靈健康。

編寫東華課程 培養教師歸屬感

教育科重視建立教師的歸屬感及擁有感,因此邀請老師參與東華德育課程的編寫工作,探索東華慈善事業的奮鬥過程與香港歷史的發展,從中彰顯華人的美德。課程在小一至中三開展,每年18個課時,並安排到四邑多地考察華工出洋歷史,將歷史薪火相傳。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系主任霍秉坤教授協助進行檢討,回饋指課程深受師生歡迎。

德育課程現進入拓展階段,將在全部學科中選取適當課題補充東華歷史與德育元素,如歷史科教授日佔時期香港時,會介紹東華照顧難民的貢獻。校方又邀請教師參觀東華與歷史博物館合作、關於籌募文化的展覽,向他們徵稿最被觸動之處,結果得到積極的反響,可見教師對東華文化深感認同。

教育科理解教師需要,在國安法立法後,特意邀請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進行講座。教師要了解更多詳情,促成後續與前司長訪問交流,整理出國安教育資料匯編,並由該小組教師擔當分享會講者。「或許校外很多人有能力就該題目作演講,但東華屬校老師參與及分享,體會將有所不同,意義更大。」吳奇壎表示以往在不同學校工作,累積的經驗至為寶貴,能從不同持份者角度去思考,而現在關注的層面包括幼、小、中及特殊學校,兼顧層面更多,幸而東華教育科同工都是抱有共同信念,即使現時的工作面對很多挑戰,與教育科同工均會堅守東華的教育宗旨,與屬校同行,為社會培育人材。

東華三院教育科主管 吳奇壎應用豐富前線經驗 與教育科同行 實踐教育理念應用豐富前線經驗 與教育科同行 實踐教育理念東華三院教育科主管 吳奇壎應用豐富前線經驗 與教育科同行 實踐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