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僑小學
設計好玩英文課程 用讚賞代替打擊 培養學生自信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案分享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英文 培僑小學 黃穎詩 2019優秀教師選舉 教學管理組

作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場所,理應如同一座豐盛的樹林般,能容納不同高度、大小及形狀的花卉林木,讓人有機會欣賞各種燦爛。學生就如林中幼苗,依靠教育者的悉心灌溉,就算能力較弱的學生,透過包容及接納,他們亦能茁壯成長。培僑小學的黃穎詩老師深明學生能力有高低,面對他們的差異,她與團隊花數年時間設計校本英文課程,希望照顧學生不同學習需要,孕育成功。

十隻手指有長短,學生的能力自然亦有不同。黃穎詩指學校以澳洲的PM Benchmark Kit系統測試學生閱讀能力,共分30個程度,有部分學生入學時已達30,代表有能力自己閱讀,而部分學生則連英文字母也未能看懂。學生語文能力有差異,加上學校沒有精英班,黃穎詩便設計出SLB ( Self Learning Book)、SLR(Supplementary Learning Resources)和RWB (Reading And Writing Booklet),照顧不同學生的需要。

設計校本課程 照顧學習多樣性

S LB可理解為一本課本,每頁都有二維碼(Q RCODE),能力稍遜的學生回家後可以複習,重聽生字讀音。「我們找來高年級的同學錄音,一來有親切感,二來想讓學生知道將來有能力就要幫其他人。」黃穎詩刻意把正向價值滲入課程,希望在細微地方培養學生品行。而SLR則是配合SLB的練習,每本都有固定模式,先讓學生學習單字,再把單字融入文章,然後到文法,最後學習不同句式。

中英文看似是兩個獨立的科目,但黃穎詩留意到兩者有不少共通處,於是參考中文課程,製作出RWB。例如小一生會在中文課學習「說話寫話」,對「人看句」和「人動句」等句子結構有基本概念,於是把這個學習概念借用到二年級英文課上。「英文有些句式與中文差不多,我們借用這個學習模式,他們一年級已經學了,所以不用解釋太多,節省了不少時間。」

此外,一至三年級的課程都分為Core及Advance兩部分,考試只會涉獵Core部分,學生只要上課留心,按時完成功課,就能應付考試。Advance即是延伸部分,學生可按需要自行學習。「家長亦有兩類,一類是工作繁重,沒有時間陪伴子女複習;另一類的家長,一開學就想拿取整年的學習素材,在家教小朋友。」黃穎詩補充,雖然學生是用同一本書,但安排上卻能滿足全部學生的學習需要。

黃穎詩採取從遊戲中學習的教學模式,除了能提高小朋友的學習動機,亦與他們建立了友好關係,彼此亦師亦友。

籌備多年 與團隊不斷協調

要為學生度身訂造一套完全符合他們需要的校本課程,需要花大量心思和時間,黃穎詩和團隊由2014年便開始籌備。「教科書的設計是因應全港學生需要,但我們學生的需要呢?出版社沒可能為學校度身訂造。」當教科書不合要求,老師們便決定由零開始,重新編寫一套適合的課程。考慮到學校資源未必足夠,黃穎詩決定創設條件,透過人際網絡到其他學校觀課,汲取更多教學經驗。「最重要不是學習他的課程內容,因為每間學校情況不同,不能把教學內容搬字過紙,我們要知道他的設計原則,以及如何達到教學理念。」

花了一年時間觀摩、學習和進修後,黃穎詩開始與老師協調,為課程定位。「日後所有老師都會用這個校本課程,所以他們的認同很重要,要一同討論,包括認為現時的教學有甚麼問題,有何目標想達到,而通過甚麼手段可以達到這些目標等。」

後來黃穎詩與團隊陸續設計出4個草案,過程中不斷與其他老師協調,找出共同原則,團隊再按這些方向製作每級課程。「全部內容都要自己設計,整個團隊整整花了3年時間逐課製作,成品遠超我們想像,是大家努力的成果,很感謝團隊一直追求卓越。」

讓英文變得好玩

小朋友抗拒英語,大多是覺得太困難,「有學生平日沒有機會接觸英語,學校教他們多少就是多少,在完全陌生的語境中又怎會不害怕?」黃穎詩希望令英文課變得好玩,於是用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做主題。「這是他們的共同話題,令他們覺得英語是生活的一部分,便不會覺得害怕。」

另一個竅門是加入「玩」的元素。玩樂看似無組織、無紀律,但黃穎詩認為這是學習中重要一環。「我們經常提醒老師嘗試精簡講解內容,盡快讓學生進入玩的過程,透過遊戲,他會發現自己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學習動力就來了。」而設計遊戲時,最好加入「運氣」部分,讓能力較低的學生都有機會勝出。「有了運氣的元素,學生的差異就沒有那麼明顯,每個小朋友都變得有能力、有機會成功。」

不要把學生倒模 請做藝術家

雖然老師的職責是糾正學生錯處,但假如把太多注意力放在他們不懂的事上,反而會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很多時老師和家長會針對學生不懂的地方,但小朋友其實知道自己不懂甚麼,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夠好,我們沒必要再三強調,重點反而應放在如何令他們成功。」當老師埋首教學時,因為要追求成績,往往在不知不覺間把課堂變成倒模學生的工廠。

黃穎詩認為老師的角色應是僕人和藝術家:「我們要按着拿到的材料,發揮創造力,把學生雕琢成材;也要委身服務他們,所以也是僕人的角色。」作為教育者,除了要包容學生外,也應盡一切可能,把學生最好的一面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