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融入國安意識 踐行體悟展家國情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43期 國家安全教育 官立小學校長協會 葉韻婷校長

國家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讓這些教育理念真正走進學生心間,而非停留在生硬的概念講解?官立小學校長協會主席葉韻婷校長帶領官立小學群體,給出了富有溫度的答案。官立小學以多元方式讓教育落地生根,讓愛國情懷與國家意識在學生心中自然生長。葉主席認為,教育過程中,生活化的融入至關重要,很多道理無需刻意言說,學生便能在親身體驗中領會。

國安教育融入日常 從基礎分層次推進

在落實國家安全教育的過程中,官小並非生硬地講解科技安全、太空安全等概念,而是將其融入日常實踐。心繫家國「華裳展藝‧氣韻傳情」2025官小共創世界紀錄活動不僅讓2025名參與者共同經歷了團隊合作的力量,也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熱愛。透過是次活動,全港33間官立小學在視覺藝術科的課程中加強培養學生對國粹的認識和欣賞,同時藉著春節體現中華民族對和平、和睦、和諧的價值追求,令中華文化的推廣獲得更大、更廣的效益。

「心繫家國」聯校教育活動 共同參與發揮帶動作用

國家安全教育元素融入課程相當重要,要讓學生在感受中產生喜愛。除了以往的視藝展,今年官小亦開展了「粵劇進校園」活動。粵劇作為廣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讓學生欣賞、學習,加深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葉主席指出:「這一過程對老師而言也是專業成長,老師先接觸、欣賞傳統文化,再將其帶入課堂,形成良性的教育循環。通過『心繫家國』聯校國民教育活動,帶動所有官小共同參與,使國民教育和國安教育的基礎更加穩固。」

辦學團體的凝聚帶領也為推動教育提供了重要力量,所有官立小學共同參與活動,促進了老師之間的交流,形成了整體的教育文化氛圍,這種整體推動的力量遠勝於單一學校的努力。葉主席補充,在「心繫家國.童心共創頌傳承」聯校中華文化視覺藝術展中,不僅每間官小都安排了老師、家長和學生參與,而由33間官小共同製作的紮作金龍更成為展覽的一大亮點,吸引眾多公眾人士參觀,發揮重要的帶動作用。

認識國家發展成就 培養國民身份認同

社會熱點議題也是開展國安教育的良好契機,例如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訪港,官小通過結合山東艦與軍事知識的介紹,讓學生了解軍事安全的意義和作用,明白其保衛國家的重要價值。葉主席表示,在抗戰勝利八十周年之際,學校將向學生傳遞真實的歷史,從軍事相關內容延伸到歷史認知,讓他們認清歷史,了解中國在維護地區和平中所擔當的角色,感受中國人在抗戰中展現的堅毅以及對和平的珍視,進而增強國民身份認同,體會國家的強大。

此外,近年很多學校亦以航天科技為主題開展活動,結合科學科元素,讓學生關注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了解太空人的訓練與任務等。同時,學校會組織學生到內地進行交流,參觀設施、博物館等,感受國家在各領域的成就,認識中國在科技等方面的引領作用。「作為帶隊老師,深切感受到國家日益強大,而這種感受也傳遞給了學生,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和對國家的認識不斷加深,取得了顯著成效。」

育德鑄魂、赤子心同 學子躬行、素養日隆

學校的升旗隊作為重要的制服團隊,向來備受學生的尊重與嚮往。每一位隊員深刻體會到自身肩負的重要使命。而每年開展的學生問卷調查也從數據層面印證了這一點:學生在國民身份認同度與對國家的深厚情感方面,均呈現出高的表現,這無疑是學校愛國主義教育成效的有力體現。

葉主席表示:「令人感動的是,即使是升旗儀式的彩排,當國歌旋律奏起時,全場學生都會自然而然地肅立齊唱,這一習慣的養成凝聚長年累月的教育積澱,也常被我分享給教育界的同仁們,以此激勵大家堅持育人初心。」

回顧學生的成長軌跡,從最初唱國歌時聲音細微,到如今能充滿熱情地放聲歌唱;從需要老師反復叮囑做好肅立禮儀,到現在無需過多提醒便能自覺規範行為,這些點滴變化都是顯而易見的進步,見證着教育的溫度與力量。

社會各界協力支持 教育成效有目共睹

國家安全教育的推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各類媒體、機構和單位提供了豐富的活動和比賽機會,如問答、寫作、演說、華服設計等,讓學生在不同層面展示自己,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這種整體合力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心繫家國」活動已開展三年,由官校牽頭帶領開始,到各辦學團體、學校議會相繼加入,整個學界共同參與,成效顯著。葉主席總結,欣喜教育界同仁都認同並付出努力推動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學生們在各個方面的積極表現,更是對我們工作的鼓勵與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