糅合中華智慧 培養身心靈健康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43期 教育管理組 鳳溪創新小學 優秀教師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當中的智慧有助於培養小朋友的身心靈健康。鳳溪創新小學以「知情意行學經典,潛移默化正品德」為主題,推出「古詩文學堂課程」及「《紅樓夢》X中醫文化課程」,以中文科的帶動推動中華文化教育,希望透過中華文化傳播價值觀教育。其計劃備受肯定,負責團隊陳玉瑟老師、葉玉玲老師、吳凱旋老師及梁嘉雯老師更獲頒2024年優秀教師選舉教育管理組獎項。

古詩文學堂課程 培養學生正向品德

「古詩文學堂課程」旨在循序漸進地幫助小朋友在個人、家庭、社會方面逐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團隊着重以生為本,統整一至六年級的中文科課程,以儒家思想「志、智、禮、孝、省、勤、勇、信、義、敏、仁、學」12個中華傳統的價值觀作為主軸融入日常的古詩文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品德。課程中,團隊會透過「導學案」貫穿古詩文的課前、課中、課後的學習活動。

上課前,學生需要進行預習,透過「四讀一問」自設學習目標及帶着疑問上課。課中則教導學生以不同方法理解詞語,推敲句子,並透過小組討論、閱讀法分析,讓同學歸納古詩文的主旨,從古詩文之中探究先賢的智慧及價值觀。課後亦會進行延伸學習,擴闊學生的學習知識點,並啟發學生反思及修養品德。

《紅樓夢》X中醫文化課程 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紅樓夢》X中醫文化課程」則旨在為學生建立健康的人生及正向價值觀,潛移默化地養成健康生活習慣,促進其身心靈健康發展。團隊為一至六年級安排了不同的課程,透過閱讀中國著名的古典文學作品《紅樓夢》選章,並配以有趣而輕鬆的體驗活動。更設計中醫相關的課程,讓小朋友透過中醫、中藥理論的學習,認識中醫養生知識,亦透過運動養生和飲食,提升他們的健康意識,同時令他們明白經典名著《紅樓夢》和中醫藥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非遙不可及的知識。未來,團隊期望將該課程繼續優化,讓更多的小朋友去體驗、去學習,讓國粹能夠走進他們的生活、再帶給社區,大家共同保護及傳承中華文化。

貫徹「知、情、意、行」 古為今用學習先賢智慧

兩套課程貫徹「知、情、意、行」的概念設計。在「知」方面,透過不同的影片、老師的講解、故事等,讓學生了解古詩文的創作背景、詩文內容及主旨等。「情」、「意」層面,透過體驗式學習、集體活動或討論深入探究,例如就景物描寫的古詩文,老師會帶領學生遊覽校園,到荷花池寫生,令到學生對於古詩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時去體驗作者想表達的情意,再「古為今用」,運用從古人身上學習到智慧,聯繫自身,建立正向價值觀並實踐所學,最終促使學生在行為上有所實踐。

輔以人工智能 學習更投入

教學上會輔以資訊科技元素,令同學擁有更深刻的學習體驗,鞏固知識。例如運用人工智能(AI),讓同學可以跟古代先賢展開「對話」。團隊分享指:「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覺得學習古詩文是沉悶的,我們期望善用資訊科技去促進教與學,老師教授古詩文時,會嘗試將AI融滲在學與教之中。」例如在三年級就「勤奮」價值觀主題的教學時,團隊利用AI設計了孔子和韓愈同場的情景,教導學生有關孔子和韓愈關於勤奮的經典金句,令學生可以更投入地學習。此外,團隊認為AI擅於創設合適的生活情景,給小朋友進行價值觀的探討,讓他們跟虛擬的古人進行知識上的交流,學習成效更顯然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