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德樹人為本 植根青年家國情懷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31期 蔡若蓮局長 香港教育局 青年家國情懷 立德樹人

「少年強,則國強」,面對世界局勢急速變化,香港青年要緊握國家發展機遇,不但需要有廣博知識、責任心,更要建立文化自信和國際視野,成為有使命擔當的愛國愛港力量。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指香港正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入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教育局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目標,透過為學校提供課程指引,開發教學資源,舉辦全方位學習活動,支援學界推動國民及國安教育,培養有承擔、有視野、愛國愛港的新一代,貢獻香港和國家的發展。

多重進路、互相配合 培養正確國家觀念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教育局以此作為培育學生的總目標,依循「多重進路、互相配合」的方式,加強支援學校推動國民教育。除了持續更新課程指引外,具體措施還包括編製學與教資源、落實教師培訓及專業要求、舉辦學生活動等。蔡局長指出,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和能力,更重要是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培養學生國家觀念與家國情懷。故此,教育局從學校課程、校園生活及社會文化氛圍等方面相互配合,鼓勵學校師生參與國民教育的學習活動,藉此推動中華文化傳承,以及加強對國家的認識。

完善頂層設計 策略性規劃國民教育

國民教育涵蓋國史、國情、中華文化、國家地理等多個重要範疇。教育局從橫向及縱向的角度,完善教育政策的頂層設計,以全校參與、跨學科協作,課堂內外互相配合的方式,全面深入地推動國民教育。就橫向而言,教育局要求學校每年委派專責統籌人員,領導學校以全校參與模式策略地規劃國民教育,每年舉辦具質素的全校國民教育活動,以及為家長舉辦至少一項與國民教育相關的活動。全校層面的規劃有助提升跨科目/組別的交流協作,提升學與教質素,以及加強家長教育和家校合作。

就縱向而言,教育局由幼稚園至大學階段,循序漸進推動國民教育,引導孩子從幼稚園開始便認識自己中國人的身份,培養家國情懷以及對中華文化的感情與熱愛。教育局靈活調撥資源,在幼稚園開展中華文化活動,以趣味性的方式深化學生的文化內涵,培養對國家的歸屬感;在中小學階段,除了在中國歷史、公社科等學科推動國民教育外,教育局亦新修訂《小學教育課程指引》,透過課程及全方位學習活動推展國民教育,加深學生對國家歷史、文化、社會及經濟等方面的認識;另外,8 間資助大學亦相繼設立國安課程,將《憲法》、《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教育成為大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蔡局長指出,教育局積極舉辦內地交流活動,並現正探討不同考察線路,期望可以糅合更多不同主題元素,為學生建構多元學習經歷。同時,局方亦會重啟「同根同心」及「同行萬里」交流計劃,每年提供 10 萬個名額,讓中小學生到內地展開不同主題的學習活動。「現時國際上有不法之徒借助媒體及網絡對中國進行抹黑與攻擊,年青人透過到內地考察,可以親身體驗中國國情,避免受不實消息及惡意攻擊所誤導。此外,教育局致力營造愛國教育的氛圍,率先以辦學團體的身份,組織轄下的官立學校,以女學年,教育局會與不同的團體和辦學團體攜手合作,舉辦更多具規模的活動,一起營造校園推動國民教育的良好氛圍。」

推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多角度認識國家發展現況

習主席對香港年輕一代充滿殷切期盼,早前回信培僑學生中更提到,希望香港學生結合「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厚植家國情懷,早日成為棟樑之才。教育局從 2022 學年起,在高中推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舉辦一系列內地考察團,成效令人鼓舞,讓學生從體驗中認識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發展現況,建立國民身份認同。隨着社會復常,教育局自今年通關後便着手啟動內地考察計劃,為學生提供各類型交流機會。至今,已有逾 4 萬位同學參與到內地進行交流,從多角度認識國家不同方面的發展,深化課堂所學。

蔡局長分享,同學們到內地交流並非走馬看花,活動結合了公社科的教學內容,老師會在考察團出發前,引導學生就着活動主題進行初步研習。同時,教育局亦就每一個考察點提供文化背景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上預先對內容進行思考,從而在實際考察時得到更深刻的學習體驗。「今年初,我率領學生前往深圳及廣州進行公社科的內地考察活動,同學參觀廣州陳家祠,觀察中國傳統木建築外,更引發了他們對保育的思考,並以保育木建築免受白蟻侵蝕作為研習專題;另外,亦有同學在參觀粵劇文化館後製作網頁,向香港同儕分享粵劇表演的不同藝術知識。」

學生從內地交流考察的過程中,認識到國家歷史、文化和不同方面的發展現況,加深了解香港和國家的關係。同學藉着與內地學校的交流探訪,可以與當地學生建立深厚的情誼,感受香港與祖國同根同心的氛圍。計劃之下,同學不但能夠走出課室,擴闊眼界,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地考察之中,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國家,以及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有更深入的認知,為文化承傳、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起推動作用。

教學支援與把關 秉承「立德樹人」使命

古語有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蔡局長深諳老師是推動國民教育的關鍵。因此,教育局致力從老師的個人、知識、教學及操守等方面着手,透過開展一系列支援服務及把關工作,帶領教育界秉承「立德樹人」使命,培育學生成為愛國愛港新一代。蔡局長表示,教育界要培育學生具備愛國愛港的良好素養,教師先要正確認識香港與國家的關係,提升其國家觀念和意識。教育局現時為教師提供各類型內地考察機會,例如為在職、新入職,以及晉升的教師和校長舉辦學習團,讓教育工作者透過親身體驗,了解國家最新發展以及內地的教育現況。

教育局嚴謹把關國民教育的教學質素,要求教師對《憲法》、《基本法》、《香港國安法》有清晰明確的認知。透過安排到校教師工作坊、專業培訓、研討會等支援,讓教師從實踐及經驗分享中,優化教學方法、策略及技巧,從而更有效地在課堂開展國民教育。此外,為支援學校推動國家安全教育,教育局整合與國家安全教育相關的資源,便利教育同工在相關網頁,例如「國民教育一站通」網站,搜尋相關的教學資源,以充實課堂的教學內容。

與此同時,全港學校在過去兩年完成教育局舉辦的「國家安全教育校本工作坊」,了解如何有效落實及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另外,教育局亦提供《教師專業操守指引》,清晰說明教師應有的專業操守及行為規範,鼓勵教師自覺遵守,以正向價值觀和態度為學生樹立榜樣,共同守護教育專業,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蔡局長強調:「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國家,建立國家觀念及國民身份認同,這是教育應該持守的基本信念。教育局未來會繼續在不同教學範疇,為學校及辦學團體提供充足的指引及支援,透過共同攜手協作,更透徹地推動國民教育,培養學生成為『一國兩制』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