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專業,服務同工 共同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35期 黃錦良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教師專業發展

人才是香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教師是人才培育的關鍵。隨着時代發展和教育變革,教師的角色與專業發展的模式亦要因時制宜,不斷更新。教聯會本着「凝聚專業, 服務同工」精神,為同工提供更多支援和協助,共同推動專業發展,例如邀請不同的專業教育團體、富經驗的前線工作者及專家,舉辦不同類型的培訓活動。同時,教聯會早在 2000 年初已經擔當兩地教育交流的橋樑,協助推展姊妹學校交流計劃,為兩地學校提供專業支援;並配合國家不同階段的發展需要,助力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例如即將在廣州成立的教聯會駐粵辦事處,服務更多大灣區的香港教師,深化兩地教師的專業交流,增進彼此的情誼。

貫徹教聯會使命 重視教師發展需要

教師專業發展是提供優質教育最重要的元素,關乎學生的學習成效、學校的教學效能。黃錦良表示:「教師需要不斷持續進修,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以配合現時課程的最新發展,包括愛國主義教育、STEAM 教育,以及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等等。教聯會作為服務教師的團體,非常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希望能夠迎合教師的發展需求,彰顯教師專業,為學生學習賦能。」

姊妹學校交流計劃 善用平台提升質素

姊妹學校交流計劃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途徑,與香港締結為姊妹學校的地區,由最早期的粵港澳大灣區,逐步發展至其他省份。透過加強香港學校和內地學校之間的交流,達至互相借鑑、共同提升的果效。

黃錦良表示:「事實上,兩地一向保持密切的交流,不斷推出交流計劃。但我們發覺組織考察團前往不同地區,感受當地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後,較難建立更深厚的情感聯繫。假若兩地往來能夠仿若親朋戚友一般,關係將更為持續、切實。兩間學校能夠締結為姊妹學校,交流就不僅僅停留於表面。」

姊妹學校的推動並非一帆風順,而是歷經多年發展和實踐。在計劃推行之初,教聯會從一些積極進取、想與內地建立聯繫的學校着手,當學界發現計劃頗具成效後,便希望繼續推動;惟涵蓋至更多學校時,大家開始關注行政和財政上的安排。為此,教聯會積極與教育局溝通,盡力爭取當局投放更多資源。「近年學校的需求有所增加,加上國民教育、國安教育的大力推行,香港學校希望有更多機會前往內地交流。透過增加具學術性的交流活動,讓學校師生獲益更多。」黃錦良指出,更多學校通過教聯會締結姊妹學校,而計劃規模亦不斷壯大,不同內地省份學校亦參與其中,目前約有 900 多間香港中、小學締結 2,000餘對姊妹學校,推動兩地教師的專業交流。

互相觀摩、交流學習 深化教師專業發展

不少學校進行姊妹學校交流時,相當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安排共同觀課、評課、同課異教,即使在疫情期間也不曾停止,採用線上的形式進行,藉以提升同工的教學水平。兩地學校就着各自擅長的部分進行交流,尤其是內地的中文科、數學科,香港則是英文科,教師之間互相觀摩學習,達至教學相長。部分學校更指派香港教師前往內地姊妹學校,深入了解內地的課程及教育發展。當香港教育同工能夠到內地作專業交流,而不僅僅限制在香港的教育圈子時,有助擴闊眼界,宏觀地看香港教育的發展。

「兩地教師的專業交流提供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機會。如今姊妹學校交流平台愈趨成熟,處於百花齊放的新景象,不論是教師或學生都有所得着。姊妹學校交流亦突破過往一對一的形式,更多的是兩地數間姊妹學校進行聯繫,組織更多元化的專業交流活動。」黃錦良補充,姊妹學校發展至今已有 20 年,樂見有今天的發展規模,教育同工知道如何善用平台,深化教師的專業發展。兩地教師交流後,彼此的價值觀也潛移默化受到影響。當中,內地教師的家國情懷、師德,香港教師的靈活變通,都是值得大家互相學習。

開展愛國主義培訓 更深更廣認識國情

為加強不同層面的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政府於4月8日宣布在「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下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黃錦良獲委任為非官方委員,可見政府對未來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視。黃錦良指出 :「香港擁有優質的教育制度,培養了不少人才,未來希望在培育學生的能力之餘,更能夠着力提升他們的品德、國民身份認同、家國情懷。我相信工作小組會就着不同政策、措施提出相關意見。」

近年,教育界在《香港國安法》落實後出現了轉變,包括在課程內加入中國歷史、文化、《憲法》、《基本法》等相關內容。初期教育界同工對執行上存有疑問,惟教育局提供充足教學資源及指引,加上民間團體的支援,例如教聯會舉辦各類型到校講座、專題講座,愛國教育支援中心亦提供全面的支援,目前同工已能夠循序漸進推進新的教學內容。

發揮專業、全面支援 推動教育優質發展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於2024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國家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教育局稍後將會更新相關課程、教學資源及指引,為學校提供相關支援。教師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其品德和操守也是專業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提升對國家安全、國家最新發展的理解。「教育局宣布將小學常識科分拆為科學科和人文科,對小學教師而言,怎樣能夠處理好這兩個科目是一項挑戰。除了教育局會安排一些系統性的培訓外,教聯會未來亦會推出相關的課程內容,支援同工的專業需要。」

教育界亦須思考如何從學生層面着手,提升相關教育的成效。除了在課堂教授相關知識,課外的學習體驗亦同樣重要,例如安排跨學科學習、中華文化周、知識競答比賽、參觀和研學等。過去一年,近 1 萬名師生到愛國教育支援中心進行研學交流,深受學界歡迎。在內地交流方面,近年新設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以至「同根同心」及「同行萬里」等內地交流計劃,「教師需要學習如何帶領學生在內地更好地學習,因此教聯會特別安排有經驗的學校與教師分享如何帶隊。」黃錦良說。

教聯會非常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教育界同工提供全方位的專業支援,以及舉辦一系列教師專業認證課程,協助他們取得認可資格。為此,教聯會於 2022 年 6 月設立教育培訓交流中心,幫助教師不論在專業操守、知識層面,或是活動統籌等方面皆有所提升。黃錦良表示 :「未來,我們會繼續強化教聯會專業發展部的力量和角色,邀請更多資深教育工作者及學者加入,期望更好地策劃、組織不同專業課程,支援教師在教學、晉升等方面的需要,推動香港教育的優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