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推動體育發展 促進學界協同效應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專業28期 洪楚英校長 救世軍卜維廉中學 財政預算案

政府銳意推動香港體育發展,並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擔當統籌、推動和發展的角色。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到,政府會與體育界、學校及其他界別攜手合作,推廣「城市運動」。若要行之有效地推動體育發展,可建基於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及產業化上,「五化」等同奧運五環,環環緊扣。當中普及化更是基礎所在,而精英、盛事、專業和產業(四化)必須同時同步配合推行,才能產生最大的協同效應。

體育普及化由學界開展的原因不言而喻,要達至擴大運動人口,必須由學童時期開始培養。體育課正正是普及化的基礎,為學童提供穩定的運動時間,才能真正提升校園體育氛圍。而體育校隊的訓練和學界比賽的參與,則是精英化的「青苗」。政府當局亦需要從政策和支援層面上協調,學校才能予以配合,以免活動重疊或重複,浪費資源,確保師生不會只為應付,導致疲於奔命,而產生體育怠倦(Burnout),對推動體育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培養學界精英 舉辦體育盛事

香港體育學院在提升體育精英化方面,盡了很大努力和有一定成就。各體育總會在推動專項體育發展上也不遺餘力。全港學界體育比賽在某程度上也是香港年青運動員走向精英的台階。在盛事化方面,政府優化「M」品牌計劃,鼓勵更多團體在香港舉辦大型國際體育活動。香港學界體育聯會亦主辦埠際、大灣區、亞洲等學界比賽,正朝着學界體育節的盛事化方向發展。香港隨着啟德和白石體育園的落成,更能提供多元化及符合國際標準的場地,推廣全民運動,支援學界體育發展,讓本地運動員有更多機會在香港作賽,同時提升香港的體育形象。

激發全民參與 完善體育配套

至於體育的專業化,則需要靠體育界別及相關持份者在其專業範疇上不斷完善、追求卓越,才能令香港體育發展更趨專業化。最後,運動產業化方面,誠如香港浸會大學劉永松教授所言,運動產業化有三個重點:體育能以專業化提升運動成績,引發群眾參與,達致普及化;加強體育職業配套,推動運動發展成為終身事業,培養專業教練,吸納更多年青人參與;推動運動科技的軟硬件發展,也有助體育產業化。

總括而言,學校配合政府的政策進行規劃,必定有助學童的體育發展。以我校為例,通過參與開放學校體育設施計劃,釋放體育場地和設施,協助學界體育發展;以政府積極推動的「城市運動」作為學校課外活動的常規項目;成立地區單車訓練中心,邀請香港奧運得獎運動員到校,推廣單車運動,成功發揮提振作用。因此學校藉着與不同體育總會與企業合作,必定能加強學校的體育發展。

洪楚英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