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專才專用 靈活整合 休養生息
隨着2025-26《財政預算案》出台,政府提出加大「資源效率優化計劃」,為響應開源節流的發展需要,教育局在未來三年每年削減百分之二的目標,當局將成立專責小組,以創新思維整合目前各個津貼項目。鄧飛表示,教聯會強調資源的合理運用,在削減開支的情況下必須要保證學生接受的教學質量不受影響,要有長遠持續性發展的可能性;減少開支意味着教育制度進行改革,這也為教育行業帶來更多空間去自我發展,提升其中的靈活度。
詳細內容打造「留學香港」品牌 發展高端人才高地
早前,財政司司長頒布新一年《財政預算案》,為提升及優化教育質素,教育局實行多項措施,在支持專上及職業專才教育方面,分別推出15億元新一輪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至每年400個;又設立「香港未來人才深造獎學金計劃」,全力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香港將能夠吸引更多國際學生,增強多元文化的交流,促進本地及全球的知識分享,實現教育質素的全面提升。
詳細內容發揮人工智能價值 創造創新學習環境
最新《財政預算案》提及,教育局推出「『智』為學理」撥款計劃,推動學校於初中科學科使用人工智能輔助教學和教學創新,這是一個非常配合香港創科發展的政策。此舉回應了國家教育科技化的趨勢以及為香港教育界注入新的動力,促進教學模式的轉型與升級。雖然目前香港已有不少人工智能公司提供平台及教育服務,技術上已初具雛形,但在實際推行上,仍面臨不少挑戰。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上,更需要多方面的探討和實踐回饋。因此,推動人工智能教育不能僅依賴購買技術來提升學與教的效能,更需要將技術融入學科教學中,探討如何根據學科特性善用人工智能技術。
詳細內容人工智能輔助教學 推動教育創新發展
政府面對財政赤字,無可避免需要縮減開支。教育界亦應共渡時艱,審視現行津貼的使用情況,整合有限資源,務求使款項能夠用得其所。然而,「科教興國」是國家長遠的政策方針,香港應以成為科創基地作為其中一個主要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科研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STEAM、資訊科技技能、人工智能等的方面投入必不可少。為使香港未來能積極發展科創產業,使經濟結構邁向更多元化,現階段在創科方面的教育投入實在相當重要。政府2025/2026年度《財政預算案》推出「『智』為學理」撥款計劃,推動學校於初中科學科使用人工智能輔助教學和教學創新,這正是對於科研人才的培養措施。
詳細內容人工智能:自主學習的得力助手
在這個結合自主學習和人工智能的時代,學生不僅能提升語言能力,更能學會應對未來挑戰的核心技能。《財政預算案》的「英文一筆過津貼」為學校提供了資源支持,讓學校能結合AI技術,推動自主學習,為學生創造個性化且高效的學習環境。同時,教師也需要轉型,從傳授知識的角色變為促進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支持者。這樣,香港的教育才能不斷與時俱進,為香港的未來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詳細內容加強津貼彈性 提供適切支援
作為一所設有宿舍部的特殊學校校長來說,就《財政預算案》中提到的「加強宿生個人照顧津貼」取代「個人照顧工作員津貼」表示支持。這一政策的變更不僅反映了政府對特殊教育的重視,更為特殊學校提供了更大的彈性,不繼提升其服務質素,讓特殊學校的宿生獲得更適切的支援。
詳細內容聚焦教育資源 培育創科人才
財政司司長於2025年2月26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面對現時政府庫房緊絀,財赤風險頗大的情況下,學界如何配合,以減輕有關的負擔。固然,在任何地區內,教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範疇,過分收緊教育支出,百害而無一利,不利培育未來的社會棟樑,調整基礎教育開支時必須保持克制,謹慎地考慮刪減開支會否影響到學生學習呢?
詳細內容財政預算案對學校圖書館主任的啟發
在2025至2026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如同過往地繼續重視並投入大量資源於優質教育發展。儘管面對當前的公共財政挑戰,政府堅持支持高等院校的研究工作,更設立了「香港未來人才獎學金計劃」以培養優秀人才。此外,政府將繼續加強對於學與教的支持,特別是在推廣國民、國安及愛國主義教育方面。在語言學習環境上,政府將透過語文基金設立推廣英語及普通話的一筆過津貼。延續近年的推廣方向,政府亦繼續強化對STEAM教育及數字教育的支持。同時,政府十分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亦會大力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學生。顯然,政府對於教育的資源投入方向十分明確,對學校圖書館主任而言,無疑是重要的啟示。
詳細內容Web3 糅合工業發展 成就學生多元出路
互聯網發展持續急速演變,每一代技術革新均帶來嶄新的應用和機遇,甚至顛覆了過往的商業營運模式。正處起始期的第三代互聯網(Web3)潛力龐大,《財政預算案》中政府提出撥款五千萬元加速推動 Web3 生態圈的發展,推動跨界別業務合作,並舉辦更多青年工作坊。陳鏡昌教授認為,Web3 能夠與現時工業 4.0 發展作有機結合,未來亦有更多跨界別的協作,學生應建構豐富的學科知識,並結合嶄新技術,以迎接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詳細內容「五化」推動體育發展 促進學界協同效應
政府銳意推動香港體育發展,並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擔當統籌、推動和發展的角色。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到,政府會與體育界、學校及其他界別攜手合作,推廣「城市運動」。若要行之有效地推動體育發展,可建基於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及產業化上,「五化」等同奧運五環,環環緊扣。當中普及化更是基礎所在,而精英、盛事、專業和產業(四化)必須同時同步配合推行,才能產生最大的協同效應。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