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糅合工業發展 成就學生多元出路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專業28期 財政預算案 陳鏡昌教授 鄭湃助理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 Web3互聯網發展持續急速演變,每一代技術革新均帶來嶄新的應用和機遇,甚至顛覆了過往的商業營運模式。正處起始期的第三代互聯網(Web3)潛力龐大,《財政預算案》中政府提出撥款五千萬元加速推動 Web3 生態圈的發展,推動跨界別業務合作,並舉辦更多青年工作坊。陳鏡昌教授認為,Web3 能夠與現時工業 4.0 發展作有機結合,未來亦有更多跨界別的協作,學生應建構豐富的學科知識,並結合嶄新技術,以迎接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Web3 結合工業 4.0 青年把握發展機遇
2014 年以太坊推出不久後,其創始人Gavin Wood 提出了 Web3 的概念。Web3採用去中心化,由所有用戶構建、營運和擁有,重新將權力賦予個人而非互聯網公司。鄭湃助理教授表示:「從 Web2 走向Web3,有助保護用戶個人的私隱和數據,並且鼓勵創新,就像現時NFT 模式廣受大眾歡迎及關注。而 Web3 與工業領域最大連接點,在於工業 4.0 希望提升工業智能化,有了 Web3 互聯網系統後,由於實現去中心化,公司和用戶的資料私隱得到保障,變相鼓勵更多創作者出現,學生能夠發揮創意,把握當中的機遇。」
建構知識基礎 裝備學生多元發展
社會與技術正在急速發展,不論 Web3 甚或工業 4.0,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迎接未來的發展機遇,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需深思的課題。陳教授指出,從學校層面上,課程需要進行革新,與時並進,融合嶄新技術,協助同學掌握及建構穩固的基礎知識,以便日後在職場上能夠靈活運用;從學生自身出發,他們在學時需要了解現時社會或工業的發展狀況,並循序漸進地掌握這些技術。「不管是工業或其他界別都充滿商機和機會,學生需要學習管理和掌握技術去發展自我,並且評估未來科技發展趨勢,從而配合公司發展,為業界帶來價值及競爭力。」
跨行業合作有效提升香港競爭力,讓企業實現共贏發展。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與各行業保持緊密協作關係,課程除了教授學生工程知識,還有商業和市場學等其他知識領域。因此學生除了從事傳統工程項目外,亦能夠參與管理、營運、開發等工作。陳教授補充:「學生首要理解及掌握自己範疇最新的資訊,結合自己的能力與興趣,從而選擇心儀學科。同學更重要的是建立具前瞻性的視野,建構堅實的知識與技術基礎和科技觸覺,未來能夠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