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快樂地學習

文: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愉快學習 香港教育雜誌 伍家珍

不少家長跟我說每天為了督促孩子完成家課都快要累死了,孩子考試比他們自己考試更要命:溫習了嗎?默寫了嗎?背誦了嗎?人都快要瘋了。試想連家長也這麼苦,被督促的孩子能有甚麼樂趣可言!試想想:孩子大清早上學去,回家時已經是黃昏了,學習了一天能不累嗎?若然還要經年累月地苦學,何時能撐到大學呢!故此,要孩子持續學習而且學習得好,關鍵就在如何能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成功」是學習的動力

學習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實踐而被驗證為有效時,就能產生快樂。以學踏單車為例,不少初學者都嘗試過跌倒,甚至擦傷。然而,通過實踐和矯正,終於能駕馭單車時,那種喜悅足以讓他們忘卻曾經歷的痛苦,更會樂此不疲,來回重踏。「成功」能增強孩子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讓他們挑戰學習的難度,持續學習。這樣便形成了良好的正向學習循環。由此可見,學以致用是讓孩子感受學習樂趣的關鍵。當「學」可以派上用場時,孩子便更樂意去學習。


每天孩子在學校都會學到許多知識,而課業和考試就是所學最直接的實踐,這是學習能力強的孩子,愈學愈好的原因。但畢竟這些孩子都是少數,更多的孩子是像單車的初學者般,經歷失敗、挫折。此時師長們對孩子的鼓勵和指導極為重要。正確的指導有助孩子修正錯誤,適當的鼓勵讓孩子不至氣餒;要教導孩子與自己比較,相信自己有持續進步的能力。家長們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這樣對誰都不公平。

為孩子做三件最能幫助他學習的事

「玩」是「樂」的源頭,不論是孩子還是成人,「玩」總會感到快樂。玩可以分為娛樂、興趣和學習的玩,一般家長較多為孩子安排娛樂的玩,而忽略了給孩子營造興趣玩和學習玩的環境。引導孩子讀好書、外出體驗和向楷模學習,皆能誘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建立興趣和訂下學習目標。家長除了為孩子安排,也應一同參與。

讀好書不但能增廣知識,還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要令孩子喜歡上閱讀,請別為孩子的閱讀設限,也不要強迫,這樣孩子才能享受閱讀的樂趣。許多教育專家都指出,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所以愛閱讀的家長往往都能培養較愛閱讀的下一代。適當地安排家庭購書、借書和讀書的時間,有助建立家庭閱讀氣氛。家長們,從今天起每天抽空跟孩子一起閱讀吧!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見外出經歷對學習是多麼重要。行萬里路給孩子課本以外的實際體驗,這些學習經歷,不但開闊了孩子的眼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能豐富他們的生活體驗和解難能力。

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總有值得他崇拜的人,孩子總會設法去模仿這些楷模。因此,家長應在孩子年幼時,便開始按他們的興趣和特點,引導孩子選擇值得他崇拜的人,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價值觀、正確的生活態度和有效的學習方法。可以把楷模的經典話語作為孩子的座右銘,貼在孩子房中,時刻提醒。此外,家長多跟孩子談這個楷模如何待人、如何處事,鼓勵他們從中學習。

伍家珍 女士

輔導心理學家

亞洲輔導心理學會註冊臨床督察

中文大學教育輔導及諮詢(特殊教育)碩士

中文大學教育行政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