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短板」教育

文: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蘇家樑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 短板教育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最近我參加了校內一個十分有意義的活動,名為「長幼同心辯論會」。顧名思義,這活動是由一班長者與學生們共同進行的一場辯論比賽,辯題為「入住安老院舍是讓長者獲得全面照顧最佳選擇」。當日,長者隊伍個個精神矍鑠,雖已退休多年,但寶刀未老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絕不比年輕人遜色;而我校學生亦不敢怠慢,在老師的指導下作好準備,從容應戰。

老幼競賽 學會關懷
最後結果如何?並不重要,在整個辯論過程中,同學們能藉著辯題深入探究及了解長者入住安老院的問題,當中帶出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就是我們不要忽視一班曾為社會付出過的長者,他們在退休後往往缺乏社會的關心及照顧。活動舉行之前,學生們曾到長者中心進行訓練,雖然兩代的參賽者年紀相差超越半個世紀,但在訓練時的互動及交流中,長者們有機會分享他們的人生經歷及退休後生活,而學生們均細心聆聽並給予關懷,我相信這份同理心及慈悲心的培育,對學生們日後成長及待人接物有莫大的裨益。


與其取長 更要補短
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短板理論」,學說指出一個由多塊不同長度木板構成的木桶,其盛水量的多少,決定的關鍵因素不在最長的板塊,而是最短的板塊。在教育角度來看「短板理論」,可以看作是學生學習的情況,學生有他的強項,也有不足之處,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盡量幫學生去修補他們的「短板」或不足,別因「短板」而限制了他們日後發展的高度。

時下社會重視成績,成績優異會被視為通往成功的金鑰匙。然而坊間卻常稱本港學童是「高分低能」,有本港大學與英國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港童心智解讀能力(Theory of Mind),即設身處地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遠遜於英國同齡學生,這點會否正正就是學生學習路上的「短板」?不重視培育學生的同理心,意味著他們日後在與人相處方面,將面對很多困難。廿一世紀的教育十分重視共通能力及人際關係,所以當我們追求卓越成績的同時,勿忘記培育孩子的同理心及慈悲心。

蘇家樑校長

佛教葉紀南紀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