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個層面推動 STEM 教育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75期 黃振裘校長 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

社會瞬息萬變,十多年前,有誰想到網上購物、電子支付,隨着供應鏈及速遞的發展,改變了整個世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單重視學生現在的學習,更需放眼將來,着力培育未來人才。學校推行STEM 教育,目的在於讓學生透過學習科學及科技知識、技能及態度,希望同學能透過動腦筋、動手做,及早掌握如何應用科技,使他們能夠在社會中快人一步,獲取更多知識、技能。

學校推動 STEM 分作兩個層面:

第一是普及性學習。簡單而言,就是每一個同學都要學習 STEM。STEM 課堂的特別之處,在於每個同學都有機會透過動手做去學習、實踐和深化他們在電腦科、數學科和科學科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許多同學都認為透過動手做、動腦筋學習,總比背誦書本中硬梆梆的知識更為有趣,有些同學甚至在下課後,還會找 STEM 老師完成他們在課堂中想嘗試的課題。

學校在推動 STEM 的時候較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讓他們能夠在實踐中愉快學習。我們認為一個充滿笑聲的課堂總比死氣沉沉的課堂為佳。舉例來說,很多人在初次學習數學的 sine、cosine 及 tangent 時都感到迷惘,遇過不少困難。我們把握契機,設計課題,讓學生自行設計及製作「不用接觸的度高神器」,好讓他們能感受 sine、cosine 及 tangent 是如何在日常生活應用。簡單而言,「不用接觸的度高神器」其實是一個透過量度仰角和長度,從而計算出高度的工具。同學們能夠用他們的設計解謎,例如量度學校的旗杆實質高度,學校附近的建築物的實際高度,以至家中「樓底」高度等等。這樣,可以不經意地讓同學在不同的環境中,多次運用數學的sine、cosine 及 tangent 概念,這樣的學習,總比死記硬背來得靈活而快樂。

第二,讓一些較出色的學生能夠參與不同的比賽,讓他們探索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如何能夠突破固有的想法,解決一些日常生活的難題。學校在今年的 Formula Edge ( 人工智能方程式賽車 ) 比賽中從眾多的學校中突圍而出奪得冠軍,當中的原因,就是同學們忽發奇想,認為人工智能賽車在倒後行時比較穩定。經過反復的測試,驗證了他們的假設,最後從比賽中獲得冠軍,同時加深了同學對學習及探索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的興趣和動力。

我們在學校推動 STEM 的目的,就是希望讓學生在一個快樂的環境下學習,並實踐所學。我們相信透過提升同學對於學習的興趣,他們必定會更加努力,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較別人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