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之下 教師顯價值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電子教學 新會商會學校 呂錦強校長疫情反覆 教學困難多
今年九月,在疫情反覆的狀況下學校延遲開學,學生、家長和老師原本已經需要面對很大的挑戰。到了十二月,又再一次改為網上授課,相信全港學生和家長都感到無可奈何。
在疫情下,學生的健康與生活都受到威脅,終日不斷洗手和保持清潔。在社交距離的限制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他們失去了戶外活動的空間,和同伴跑跳嬉戲的童年時光。但是家長們更不好受,除了擔憂疫情之外,在百業蕭條的經濟狀態下,更要擔憂飯碗,此外還需顧慮子女學業,倍感百上加斤。大人終日在惶恐之中過日子,孩子看在眼內,心理都會受到影響。
在學校方面,老師需要面對的困難也不少,學生在上學年停課,課程已經學得很匆忙,很多知識都未能好好掌握。今學年的教學進度更加緊迫,失去課堂面授的環境,學習氣氛下降,學習動機每況愈下,學生普遍失去了對學習的熱情 ,學習表現並不理想。
電子教學 學習常態化
面對再度停課,復課遙遙無期,老師為了學生能夠停課不停學,利用遙距教學成為了唯一出路,不過老師的工作量因此大增,首先校長及行政老師需要在極短時間之內,編排網課的時間表及各項細節安排,科任老師需要重新編寫停課期間的進度,設計新教材、工作紙及網上功課,安排分工去完成進度。辦妥之後,老師才能夠在日常安排中英數常等科目進行網上課堂。在網課完結後,所有老師都要花費大量時間拍攝、錄音及剪輯教學短片,製作更多圖文並茂有趣的教育簡報。後期製作還得老師之間互相審視和修訂,才能保證教學短片的質素,讓學生安心在家學習,方便家長跟進子女的進度。
在傳統觀念中,老師的工作是「傳道、授業、解惑」,知識與品格並重的傳授者,地位很尊崇,非常受到重視;在現代,社會人士卻把老師看待成托兒所僱員、家傭,誤以為學生在網上學到比老師教的更多,網上甚至有計算老師回學校上面授課的日子,好像在諷刺老師白收薪酬,這是多麼令老師傷心呢!
其實在疫情期間,更顯出老師的重要性。教育是人性化的工業,不是刻板的電子器材所能取締的,兒童需要有親切感的環境才能夠愉快學習,老師的即時回饋能令他們更清楚自己要行的路向,在成功時需要稱讚欣賞;失敗時需要安慰和鼓勵。在教授抽象的品格教育時,老師的身教更為重要,例如:有公德心的老師,自然會教出有公德心的學生。
在疫情期間,電子教學其實有利、也有弊,從報章可見,學生空閒時間多了,又終日困在家中,經常玩手機,容易感到抑鬱焦慮,或者玩網上遊戲上癮,為數並不少。倘若家長粗心大意,未有防患於未然,到問題嚴重時就追悔莫及了。這種問題怎解決呢?以我校為例:我們素以關愛為重,每位班主任老師都為班級開了手機群組,利用私人時間關懷學生的學業困難,管理他們的作息習慣,與家長維持緊密溝通關係,提醒及支援家長教育子女,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
總而言之,教師面授的價值很高,電子教學只是輔助,學生面對屏幕很快就精神難集中,在家學習也比較容易分心,學生最終還是比較喜歡上學見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