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
讓孩子「飛翔」

文: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吳信昌 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專欄 視覺藝術

一直以來,在「德、智、體、羣、美」五育並重的教育理念中,「美育」佔着其中重要的一環,可惜大部分學校在推行美術教育時,往往基於校內人力資源的不足或是學校政策等因素,對美術老師的師資和專業要求並不如語文科、體育科或音樂科般嚴謹。


從個人而言,任教美術科的老師不一定是一位藝術家,最重要的是必須明白兒童的心理。教導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技能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正面的創作態度和對事物的鑑賞能力。我發現很多時候,老師會以成人的審美觀來看小學生的作品,只是着重創作的成果,往往忽略了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得到了甚麼。此外,老師在課堂上給予過多的示範,也會扼殺了學生的創作自主、想像力和童趣,最後只會像倒模般得出大同小異的作品。

讓「創作」重拾自由

藝術教育家鮑伯.魯斯(Bob Ross)曾說過︰「這片畫布便是你的世界‥‥‥在這裏,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創作。你擁有絕對的權力,這是全世界唯一以我為主宰的地方。我是獨裁者,孩子啊!我可以做任何事,任何事,你也可以!」

因此,學生上美術課(現在已改稱為視覺藝術科)時,應是以開心的心情和態度享受課程。老師的角色就是引導他們表達內心世界的所思所想和內在情感。作品包含的童趣應該是有別於成人世界,而且帶有強烈的想像成分。創作過程應該是自由自在和輕鬆自然,這對於初小學生尤其重要。如果成人強行給小朋友進行嚴格的基礎訓練,只強調所描繪物象的真實形態,小朋友為了滿足成年人的要求,內心自然會產生心理障礙,創作頓時變成了一個包袱,變成了一份「功課」,結果扼殺了他們的創作意欲和興趣。

身為家長,應鼓勵小孩放膽創作,讓他們知道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不用刻意模仿他人的作品。家長除了要尊重和欣賞孩子的創意,更需要引導他們體會創作的樂趣,讓孩子勇於創新,透過藝術創作表達自我。因此,相比硬性的知識傳授,讚賞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激發他們無限的靈感,更能使他們感受到創作的樂趣。

鼓勵與支持是創作的最大動力

「畫畫一定要像真的藝術觀念要通通扔掉。」美術教育家——楊秀卓。

請大家不要再以「畫得像不像」來作為評價孩子創作的唯一準則,他們的作品中佔有多少想像成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成人對他們的看法。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羅丹Auguste Rodin)。假若當初沒有遇到欣賞我,支持我的老師,沒有得到她的鼓勵及給予我創作的空間,結果會變得怎樣?我還會熱愛繪畫,決意當一位美術教師嗎?

由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用心感染孩子,激發他們的無限創意,激發他們對事物的表現慾望和創作的衝動。就讓孩子高飛,在創作空間裏自由自在地「飛翔」,享受創作的樂趣吧!

吳信昌 校長

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