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學習型社群 推動教育發展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香港教育雜誌95期 劉鐵梅校長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 學習型社群

早在1990年Peter Senge的「第五項修練」(The Fifth Discipline)出版後,學習型组織的研究、討論和實踐在教育界盛行起來。Peter Senge認為「學習型組織」為組織中的個人能持續的擴展能力、創造真正滿意的結果,並培育出新的而且具延展性的思考型態,使共同願景得以實現,而成員不斷學習如何一起學習,正是學習型组織的定義。

筆者有幸在2024年親身聽Peter Senge的講課,他更把其理念融入幸福感、情緒教育和領導策略的研究和實踐中。在三天的學習中,筆者認識了不同界別和崗位的參與者,亦感受了從學習型组織擴展至學習型社群的威力—不同背景和經驗的人聚集一起,能使參加者有重新思考、多角度思考和走出框架思考的機會。

正因如此,筆者向天水圍的其他學校校長,提出如果能在區內建立一個學習型社群,能使天水圍的教育有更好的發展,建議獲得全區26間官、津、直、私的小學支持,繼而成立了「天水圍小學優質教育聯網」,並於24年10月8日舉行了一個「學習型社區計劃開展禮暨優質教育講座」,開展禮當天教育局、大學、教育城、資優教育學苑及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也派員到場支持,場面熱鬧。計劃由十位小學校長擔任聯網核心小组成員,在未來的日子,協助策劃及安排學習活動,而教育局、六所大學、教育城和資優教育學苑亦願意日後為天水圍的教師、家長和學生提供協助。

以下是聯網成立的目標:

在老師方面:定期在區內舉行不同的講座及工作坊,方便本區教師參加。內容亦更能配合本區學生背景及程度需要,持續提升本區教師的專業水平。

在家長方面:藉着區內各校合作,我們將提供更多元化的家長教育課程及工作坊予本區家長,營造社區學習氣氛,加強區內家長的交流,在教養子女的道路上互相支持,發揮互助的精神。

在學生方面:我們將申請更多資源,為區內學生安排更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及有益身心的活動,讓天水圍的孩子能健康愉快地成長。

筆者希望聯網真的能發揮「小學」校 大「社區」的作用,堅守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努力提升,並和家長攜手合作,善用社會的資源和協助,為區內的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同心打造天水圍成為一個幸福的學習型社區,讓每一位在天水圍服務的老師,為自己的教育成果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