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都會大學
捕捉未來教育趨勢 專設特殊教育中心 實時考察個案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公開大學 幼兒教育 語文教師訓練 語文研究 教育及語文學院 自資院校 雙學位課程 張國華院長

香港公開大學 張國華博士

「我們是唯一一間提供教師專業訓練課程的自資院校學院。學院課程最大的特色,是非常重視語文的運用;我們的課程,除了提供合適的學術和教師的專業訓練外,亦提供足夠機會,期望訓練出對教育充滿熱誠之外,亦精通兩文三語的學生。」-- 教育及語文學院院長 張國華博士


公大的教育及語文學院多年來發揮靈活的特色,緊隨社會變化,開辦涵蓋幼兒教育、語文教育及語文研究等範疇的全日制課程。教育及語文學院院長張國華博士期望憑着著重應用的課程,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同時擴闊他們的眼界,為社會培育更多新世代教師及語文專才。


重視雙語能力培訓 課程緊貼社會步伐
  公大是一所提倡應用教育的自資大學,自由度和彈性比其他大專院校高,配合教育發展所需,開辦迎合社會所需的課程。張博士指出,大學的全日制課程涵蓋幼兒教育、語文教師訓練及語文研究等範疇,強調的是中、英語文在社會的應用價值。「其中的『語言研究(雙語傳意)榮譽學士,國際商業榮譽學士』是與商學院合辦的雙學位課程,學生同時修讀商業管理課程,和中、英文本科課程,但只額外花多一年時間修讀。」他認為這個課程能培養出一批擁有商業知識,亦同時具有專業語文水平的學生,畢業後可憑優異的雙語能力,投身各大國際企業、非牟利機構等,發揮所長。
  作為優秀的教師,必須精通兩文三語,才能把不同知識傳承下去。學院開辦英語教學榮譽教育學士及英語研究榮譽學士,以及教育榮譽學士(中國語文教學) 及語言研究榮譽學士(應用中國語言) 等課程,重點培訓學生語文能力。張博士分享,學院與全球認可的專業組織國際演講協會(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合辦三語演講學會,每兩星期舉辦一次活動及工作坊,教授學生英語丶、廣東話和普通話的公開講話技巧,為他們的演說提供專業評語,並且培訓他們建立領導才能。「公大是全港第一所大學創立三語演講學會,同時兼顧粵語、英語和普通話三種語文能力,若學生能靈活運用,對日後工作絕對大有裨益。」

自資院校具優勢 4年專修雙學位課程
  另外,學生一般需要用5 年時間才能修畢教資會大學的雙學位課程,張國華博士表示他們運用自資院校具彈性的優勢,調動課程,讓學生最快可於4年內取得學位,為學生提供彈性選擇。「學生可以善用暑假時間修讀課程,提早取得學位,投身職場,獲取更多工作經驗。」


深入了解學校運作 做最好的準備
  教師的工作講求經驗累積,大學安排學生於三年級下學期進行為期4 個月的實習,讓他們深入認識教師工作,為未來事業發展打好基礎。「學生會到小學擔任教學助理,例如幫忙設計教材,從中明白備課工作需要一絲不苟,教學沒有想像中簡單,對將來的工作會有更立體的認知。」
  為了讓學生開闊眼界,張博士介紹了與英國知名學府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合作,安排修讀英語相關課程的學生到當地進行交流,豐富他們的學習體驗。「這計劃是為了拓闊學生眼界,我們投放資源讓他們到當地交流及上課三星期,透過多聽多說來增強他們的英語水平。」

 

設立特殊教育中心 畢業同學出路廣闊
  「香港公開大學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新教學大樓將於2020 年年尾落成,張國華博士特別提到,當中設立了專為教育及語文學院學生而設的「特殊教育中心」,面積約2800 平方呎,並邀得協康會協辨。「學生以往需要走訪不同地區考察,此後他們可以在新大樓進行實時觀察,治療導師會即場講解,與學生討論個案,可提升學習效率和成效。」
  張國華博士總結時補充,公大成立至今30年,學院一直彈性調整課程,裝備學生面對社會不斷變化的需求。學生在4 年學習生涯中,除了獲得教育的專業外,如有興趣投身特殊教育行業的同學,在公大亦可獲得專門訓練,以擁有相關技能,同學畢業後的出路廣闊,定能為教育界,注入充滿熱誠的專才。

香港公開大學 英國進行海外沉浸課程
就讀教育榮譽學士(幼兒教育:領導及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來到了英國進行海外沉浸課程,交流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