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ytime & Anywhere:運動無所不在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運動 全方位學習 自我規劃 自主學習 校本體適能應用程式 電子設備

  在疫情下,暫停面授課程對各科目均帶來影響。對體育科而言,暫停面授課程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戰。課堂設計受到束縛,是否代表體育課已走上窮途末路?筆者深信體育課的發展步伐並未因此而卻步。反之,面對空間與模式的限制,體育正正蘊藏着蛻變的契機。「自主學習 (selfdirection)」是二十一世紀不可或缺的一種終生和職業技能,以「自主學習」面對未來工作或學習需要。如何以體育為啟始,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筆者希望藉此分享如何結合科技,一轉傳統模式,為體育注入「自主學習」原動力。

讓科技擔任「教練」——培養「自我修訂」能力

      在暫停面授課程下,電子元素在各科擔任着重要角色。不同的電子教學形式有着不同的優勢,透過「不一樣」的剪接效果,教學影片既有趣又能突破時間、空間限制;使用即時通訊軟件,則能有着更多互動。然而,若要為每一位學生的表現提供即時回饋,似乎要另謀他法。有見及此,本校正運用全方位學習津貼製作「校本體適能應用程式」,只要利用電子設備使用應用程式,並在鏡頭偵察下進行練習,便可偵察動作的正確性及次數,正確動作才被計算。因此,學生為了在限時內能完成更多次數,便需要注意動作標準,從中修正,藉此培養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自我修訂」能力。由科技擔任「個人教練」,既能突破時間及空間限制,又能提供即時回饋。

結合「獎勵計劃」——協助學生主動建立「自我規劃」

      「校本體適能應用程式」可記錄學生的體適能訓練數據,並配合本校的「電子獎勵計劃」。該計劃為本校的全方面獎勵計劃,教師會因應學生的學術、品行、活動表現等給予學生積分,積分以學期累計,而學生透過程式完成個人練習,則可獲得積分,最後可換取豐富獎勵。獎勵計劃背後,除了鼓勵學生多做運動,更重要的是背後「自我規劃」的理念。學生為達成不同範疇的目標,自行規劃每天的訓練計劃,訂立完成次數,並且平衡學術與運動所花費的時間。從課堂中的學習,轉移至在家居中的主動追求,正正是「自主學習」的最基礎原動力。

科技與校園生活結合 ——共建「喜」動校園

      「校本體適能應用程式」的設計概念當中,期望能做到「Anytime & Anywhere」。當本科組制訂此計劃時,希望能夠長遠發展及使用。因此,期望除了在疫情期間多鼓勵學生在家居多做運動外,同時也希望恢復正常面授時,可設置指定區域擺放電子設備,讓學生在小息期間可主動進行練習。「校本體適能應用程式」內更設有「體適能龍虎榜」,鼓勵學生良性競爭,將運動轉化成遊戲,共建喜愛運動的校園氣氛。


      俗語有云:「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面對疫情的艱鉅挑戰下,教學模式受到束縛,「自主學習」正正是突破限制的出路,體育科本身包含着無限趣味,配以新穎的電子教學模式,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練習。以此作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態度,並拓展至其他學習範疇,享受努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