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1年9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嗇色園主辦可信學校 - 2021年9月
商界積極支持 助學生發光發亮
嗇色園主辦可信學校一直緊貼香港教育的新趨勢,早在兩、三年前便具體落實電子教學至應用層面,展現高效能的學與教水平,推動自主學習。而學校具前瞻性的教學政策亦吸引了商界的支持,為學生制造大量機會,並重點發展劍擊課程,發掘每位學生獨有的亮點,成就明日之星。朱遠球校長希望學生能夠在充沛的資源下,成為傑出的「可信人」。 提升運動意識 打造未來劍擊之星 疫情期間,朱校長留意到學生需要在家學習,缺乏充沛的空間進行...

2021年9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啟基學校(港島) - 2021年9月
全人教育 學生為本
啟基學校(港島)重視每一個小孩,着重發揮學生的潛質與才能。鄭惠琪校長及其教學團隊以「提供優質教育,照顧全人發展」為教學宗旨,並致力給予孩子們愛與關懷,讓這些小幼苗能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心的藝術 啟發創意 語言是溝通、思考和學習的工具。學校着力為孩子們建立穩固的基礎,以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實踐自主學習。學校特別從英國引入牛津RWI課程,並把課程融入到一至三年級的常規課程之中。課程以44個原音的拼合法...

2021年9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小學 - 2021年9月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建構溫馨校園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小學是一所充滿温馨的校園,也是一處共同成長、互勉互信的園地。馬詠兒校長致力為學生提供完善而愉快的學習環境,為他們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學校亦與家長建立良好夥伴關係,致力發揮學生潛能。 培育抗壓能力 確保身心健康成長 開學初,班主任會與同學討論,並一同訂定不同的目標,當全體學生達標後,班主任會把心心石放在同心瓶內。當同心瓶注滿了心心石,同學就可以獲得一次於功輔堂進行「協力自由息」的機會...

2021年9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1年9月
營造豐富學習歷程 注重6C要素 實現全人發展
東華三院冼次雲小學一直秉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創校三十多年來以「認識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為本,設計完善的校本課程,讓學生透過體驗式學習,把每次學習所得結合。專業教學團隊在推動正向教育的過程中,亦注重發掘學生亮點,並借助不同平台,幫助他們啟發潛能。 體驗式學習 能力互通 比起成績和結果,教學團隊更看重學習過程,經常觀察學生是否喜歡和享受學習。要誘發學生的學習樂趣,需要全方位營造濃厚的學習氛...

2021年9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東涌天主教學校(小學部) - 2021年9月
創新教育 啟發孩子天賦 一條龍學校 融入東天大家庭
東涌天主教學校是全港第一所「一條龍學校」,在課程的安排上具彈性及連貫性,辦學團體於邨內創辦幼稚園,並建立一所兼備中學部和小學部的校舍,師生猶如一個大家庭,除了設備共享,關愛亦培增。小學部陳珮珊校長強調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價值,擁有不同的天賦才能,而學校的責任是透過提供愉快而有效的學習環境,令學生成為一個充滿自信、能夠發揮專長和潛能的孩子。 添置AI機械人 活學趣味英語 為加強校內英文語境,學校引入人...

2021年9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英業小學 - 2021年9月
惜己愛友朋 大自然為伴 貫徹共通能力 啟發學生潛能
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英業小學一直強調學生的全人發展,以「身心社靈健康」、「人文關懷」及「學會學習」互相緊扣,成就全人教育。作為創校老師的單琬雅校長秉承校訓「勤、孝、友、誠」的精神,致力塑造關愛校園,並革新現有課程,發掘學生多元潛能,培養共通能力,裝備孩子,應對廿一世紀的挑戰。 營造關愛文化 誘發品格潛能 學校非常重視情意教育,以「強化學生身心社靈素質」為關注項目之一。為建構關愛文化,透過「朋輩輔導...

2021年9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1年9月
推展蝴蝶計劃 建立國際視野 助學生「成蝶」高飛
位於屯門蝴蝶邨的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創校於2005年,多年來秉承辦學理念,以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基督關愛的精神,發展學童潛在能力,使學生快樂成長,盡顯所長,貢獻社會。在辦學團體——香港路德會的全力支援下,校長許詩禮女士從三大特色:基督關愛、英普語言政策、國際化,帶領學校走向革新,助學生實現全人發展。 體藝結合英普 發展資優特長 多年來,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一直相信學生在...

2021年9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 - 2021年9月
豐富資源 實踐流動教室 電子教學佔先機
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多年來透過電子教學用心營造愉快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確立清晰的學習目標。新到任的梁志文校長將繼續鼓勵學生按照個人興趣及專長,豐富學習經歷,並為他們提供適切的舞台,展現才能,建立自信。 自主探究 提升學習動機 該校早年已積極向電子教學邁步發展,推行BYOD(自攜電子裝置)政策。現時全校電腦科均採用電子課本,高小學生每天需帶備平板電腦上電子課,以輔助主科及術...

2021年9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伊斯蘭鮑伯濤紀念小學 - 2021年9月
中西文化兼收並蓄 投放大量資源 成就全人發展
位於黃大仙區的伊斯蘭鮑伯濤紀念小學,是區內唯一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津貼小學,成功將英語融入各學習領域中。伊鮑小的學生來自不同國家,文化多元,主要以英語溝通,因此在校園內能夠成功建構一個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有助他們建立良好的英語根基。同時學校並沒有忽略非華語學生的需求,在中文學習方面一樣投放大量的資源,助學生更容易融入本地社會。石志端校長認為學校就像小型社會,華語、非華語的學生共冶一爐,讓他們學會...

2021年9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 - 2021年9月
學術土壤提供養份 輔以正向陽光和智能水份 讓學生茁壯成長
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作為仁濟醫院主辦的第一間小學,一直秉承着「尊仁濟世」的宗旨,為屯門區的兒童提供完善的教育服務。羅卓賢校長重視學生的學習經歷,希望為他們締造六年愉快豐富的校園生活。學生就是一棵檸檬樹,除了從學術的「土壤」攝取營養外,更不能缺少正向的「陽光」和多元智能的「水份」栽培,讓學生如同學校的檸檬樹般茁壯地成長,向着未來追求夢想。 校務行政電子化 數據回饋調整教學 在現今香港,電子教學的應用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