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1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樂善堂李賢義幼稚園 - 2021年11月
39載孜孜不倦遊戲學習 啟動左右腦潛能發展
樂善堂洞悉沙田水泉澳邨社區居民對學前教育的需要,特別申請了水泉澳邨作為樂善堂李賢義幼稚園的重置地點,並在2017 年正式開課。作為樂善堂轄下首間幼稚園,學校明年即將踏入40 周年,容燕儀校長帶領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不斷優化、發展校本課程,務使學生能夠在最優質、理想的環境中學習,培養出主動探索及學習的精神,享受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樂趣。 增聘外籍英語老師 創設真實英文語境 英語能力一向是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環...

2021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樂善堂梁泳釗幼稚園 - 2021年11月
從「自由遊戲」中學習 多媒介感官刺激 奠定成長基礎
位於沙田大圍美城苑的樂善堂梁泳釗幼稚園創於1985 年,多年來發展了成熟而穩定的專業教學團隊及課程架構,建構愉快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成為自信、自立、自愛和自強的孩子。容燕儀校長於本學年兼任校長一職,致力在穩固的根基上融入更多新元素,全面優化校本課程,為學生創造開心而有所得益的校園生活。 革新教學元素 裝備多元能力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環境轉變,未來社會的人才需求趨勢不斷革新,教育模式也因而不斷推陳出...

2021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樂善堂顧李覺鮮幼稚園 - 2021年11月
以兒童為中心 設計啟發潛能課程 重視品德培育 學生在愛中茁壯成長
位於黃大仙區的樂善堂顧李覺鮮幼稚園擁有36 年歷史,多年來一直以「仁愛勤誠」為辦學宗旨,致力發展學生的優良品德,是一所充滿愛及活力的學校。蔡寧校長甫上任便運用自身豐富的幼兒教育及行政經驗,制定優質課程計劃,推行校本主題「生活教育」三年專題,帶領教學團隊從實踐學習及習慣培養之中,培育學生成為具備知識及身心健康的孩子。 從實踐中學習 培育幼兒品德發展 學校的全人教育除了重視學術成就外,亦以品德培育為重...

2021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樂善堂張葉茂清幼稚園 - 2021年11月
從探索遊戲中學習 家校合作育英材
樂善堂張葉茂清幼稚園自1990 年創校,多年來一直服務屯門區的市民,提供多元化及優質的幼兒教育服務。金芳兒校長期望學生有全面均衡的發展,除了學科智識外,在潛能培育及品德培養方面投放更多心力,助學生尋找自身的發光點。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 啟發無窮潛能 教育不單單只是知識的傳授,學生的潛能培育亦是重要一環。學校堅信每個學生都是閃亮的明星,只要悉心栽培,他們的潛能必定能無限發揮,綻放出耀眼的光芒。為此,學...

2021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樂善堂鄧德濂幼稚園 - 2021年11月
積極發展幼兒體能 推動語言學習
樂善堂鄧德濂幼稚園以生活化的主題啟發學生的興趣學習,貼近學生的日常經驗、認知、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疫情下,希望學生身心發展得健康全面,所以學校在本學年特別重視發展「體能與健康」範疇,為學生提供均衡和合適的活動,促進他們全面發展。譚麗琼校長同時兼任樂善堂文吳泳沂幼稚園的校長,她笑言,從中能夠發掘學生們的異同,並將每間學校的優點互通,經驗共享。 玩學結合體驗 啟發多元智能發展 譚校長非常重視...

2021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樂善堂文吳泳沂幼稚園 - 2021年11月
建構生活化語境 引導主動學習 啟發多元潛能
成立於2001 年的樂善堂文吳泳沂幼稚園,位於九龍觀塘秀茂坪邨。譚麗琼校長帶領專業教學團隊,設計多元化活動,全方位啟發學生主動嘗試,並從協作中互相學習,從而提升自信,發揮潛能,為成長和日後升學打好穩固的基礎。 教師用心設計教學環境 讓學生發揮美藝潛能 甫走進校園,便被色彩繽粉的環境布置深深吸引,校園四周均會展示學生不同的作品,如:美藝作品、親子小任務成果分享、活動花絮等,處處體現出老師的心思。譚校...

2021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天水圍循道衞理小學 - 2021年11月
人本主義建構緊密師生、家校關係 學生為本培養21世紀共通能力
天水圍循道衞理小學本着基督精神,發展全人教育。蘇炳輝校長深信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潛能。藉着「小班化」、「跨學科專題研習」、「全方位學習」等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完整的學習經歷之中,發掘和展現獨特潛能,提升自我學習精神。 重視教學自由 推行「三年一貫」班主任制 學校在教育的信念上一直抱持「人本主義」,當中「人」包括了學生、家長及老師。蘇校長坦言,老師是學校最重要的資產,只有老師完全投入教學,學生才能夠真正...

2021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 - 2021年11月
嶄新校本創意科技科+STEM 發展跨學科多元活動 創造豐富英語環境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屹立於葵青區超過40 年,多年來秉持「興學育才」的精神辦學,向來視學生的學習效益為最大考慮,期望學生能夠讀書而明理。陸詠恩校長期望通過不同校園政策,給予學生不同層面上的實踐機會,讓同學在關愛下成長,體現「南昌人」的CNC 精神——Care(關愛)、Nobility(高尚品德)和Commitment(承擔)。 設計全新校本課程 強調「動手做」的輸...

2021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 2021年10月
以體育建構成功經驗 普及科學教育 連繫生活應用
閩僑中學一直抱持「每一個學生都有亮點,都可以閃耀生輝」的教育信念,時刻提醒學生努力求進,不斷向前。林政寧署任校長在學校裏工作16年,了解學生的優點,也清楚老師的專長,希望在專業團隊的努力下,與學生一起再進步。 涉獵新興運動 造就自我管理能力 學校近年在體育上有着突破性的發展,林校長坦言全賴學校在兩年前聘用的兩位體育老師,為學校體育發展注入新動力,成功帶動全校體育氣氛。現時每位學生都對新興運動有所涉...

2021年10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 - 2021年10月
兩個學習 三個計劃 助學生實踐「四學」
培育出三位「星之子」的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一向重視給予學生平台實踐所學,為此在本學年學校開始重點發展「兩個學習——三個計劃」:自主學習、體驗式學習、「STEM 創客共享空間」計劃、長幼「適」「簡」計劃及「Project WeCan」學校起動計劃,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建構全面的知識。鄧智光校長深信「知識來自學習,智慧來自生活」,只有學生親身經歷,才能夠將知識內化,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