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教室」 需要完善的配套

文: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傳媒 翻轉教室 藍澧銓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學能提升研究中心

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並非什麼學生的惡作劇,而是美國推行已久的學習模式。

十多年前,兩位美國高中老師,為了幫助缺課學生追上進度,非常用心地把課堂內容錄成影片,上載至網絡給學生自習。結果,學生成績有顯著改善!兩位老師隨即改變上課模式:上課前,讓學生用影片自學;上課時,則從旁指導學生完成習作,深化學習。

翻查相關研究文獻,大部分學者都對新模式有正面評價。老師角色成功由教導者上升至引導者,課堂時間更有彈性,更有效率,更易配合新的教學策略。學生亦更易投入課堂,解難能力有所提升,成績自然進步。

經過十多年成熟發展,西方國家在小學便已推行翻轉教室。亞洲亦步亦趨,台灣、新加坡近年亦相繼大規模試行。而筆者也從兩年前開始與本港數間大學合作,共同在高等教育中推廣新模式。惟整體而言,香港還是在起步階段。

歸根究柢,改變固有教學模式與改變其他傳統一樣,都須費上不少心力、時間與資源。最大難處,在於老師須花更多時間自備教材。即使不用自製影片,尋找合適網上資源亦不容易。另一方面,課堂活動及評核亦須重新設計。例如課堂上,需要增加互動與深化學習的內容;評核上,要多重視學習過程的評估等。再者,香港考試主導的學習文化根深蒂固,學生或許傾向被動聽課,也不願主動學習。此等困難,不論在中學還是大學都大同小異。

不過,若然能給予學校及師生完善的支援與配套,相信在港推行翻轉教室,並非遙不可及。下學年開始,筆者負責的另一個協作項目,會在本港中學推行及研究翻轉教室。透過提供教學短片及課堂範本,希望能降低翻轉常規學科(如英文及數學)的門檻。我們亦會建置一站式的網上教學資源平台及管理系統,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之餘,協助老師監察學生進度。而計劃更會舉辦一系列培訓講座及工作坊,讓老師學習設計翻轉教室的有效方法。

但願計劃實施後,翻轉課堂能更為普及,為本港教學提供多一個選擇。

藍澧銓教授
(paul.lam@cuhk.edu.hk)
在香港中文大學學能提升研究中心任職副教授;為手機教學應用程式uReply的項目監督,積極參與各項創新教學研發工作,包括電子教學,流動學習及翻轉教室等。

教育傳媒:藍澧銓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