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
輔助風道吹嘴設 打破樂器界限 學習古樂不再困難!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案分享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輔助風道吹嘴 樂器 古樂 德國iENA國際發明展銅獎 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 松信浩二 香港教育大學 科技 創新項目巡禮

享受音樂無分國界,我們不應受地域、身份、社會環境等因素而有所限制。對於希望演奏的人來說,很多歷史悠久的傳統樂器技術門檻較高,很難學習,令很多初學者卻步。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的松信浩二博士身為一名演奏家,同時亦是一位教育者,認為如果樂器使用上花點心思,能夠輔助學生克服技術困難,傳統樂器其實也可以平易近人,人人可學。

松信博士使用配備輔助風道吹嘴的尺八演奏傳統的日本樂曲,音韻悠揚。

松信浩二博士
德國iENA 國際發明展銅獎
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

來自日本的松信浩二博士,自小學習日本傳統笛子「尺八」,笛子演奏起來音色淳厚,高低抑揚間有如流暢河水,富有詩意。尺八帶來豐富的音樂享受,但演奏者要學得精湛卻花盡心力,松信博士笑說大部分初學者,只是令笛子發出聲音,已用上一個月時間,要教導小朋友,更是艱鉅挑戰。

應用3D打印技術 
設計專門管狀樂器配用吹嘴

為了讓更多人可以接觸尺八,他引用3D打印技術,設計出一個專門給管狀樂器配用的吹嘴,只要把
它當成配件,連接到樂器頂部的吹口,就能輕易吹奏出聲音。這發明的應用不只限於尺八,更能用在簫及牧童笛上,目的是希望能協助學生令樂器發出聲音,可以更快地練習樂曲,訓練演奏技巧。

松信博士展示出形狀各異的吹嘴,每一個亦是專門設計給不同樂器配用。「我的設計中,音色是最重要的考慮,我希望可以保留樂器最原始的聲音。」他仔細解釋,透過特別設計,吹奏者可以做出「彎音效果」,令演奏更具韻味。博士以牧童笛為例,除了操作簡單,吹奏出來的音樂亦略為平板,層次變化不大。但配上不同設計的吹嘴,牧童笛就能奏出日本、中國、韓國等樂風,他笑言:「這設計有點像把傳統樂器重新塑造,令管樂更多元化,亦降低了學習的技術門檻。在音樂角度,就是利用科技為樂器帶來新演化,拓展更廣闊的音樂領域。」

減輕師生教學困難 
3D打印樂器以消除音樂界限

松信博士分享,吹嘴主要針對2個群組,第一是傳統樂器的初學者,包括世界各地的中、小學生,讓他們能夠從小接觸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除了幫助學生,我也希望可以減少老師的教學壓力,一起享受音樂。」他笑指針對的另一群組,是專業的演奏家,雖然他們對樂器已很熟悉,但能讓他們在專業之上,再嘗試更多的風格,亦能令音樂界注入新的交流及元素。

松信博士感慨地分享:「各國的古樂各有特色,不過一旦產生學習興趣,有些樂器比較稀有及昂貴,未必很容易找到。所以我構思除了吹嘴,能否亦複製出整支笛子?」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與修改後,松信博士自信地展示出一支全3D打印,以塑膠製成的尺八:「我相信除了吹奏本人,聽眾是聽不出分別的。如果可以把這概念引入學校,學生不論來自世界各地,都可以嘗試到不同地方的樂器,盡情投入音樂的廣闊世界。」

透過把松信博士設計的3D 打印吹嘴配置在各種笛子上,不只能讓初學者容易發音,更能吹奏出不同的曲風。
演奏者在管樂加上吹嘴,可以改變聲音產生的效果,如牧童笛亦可做到「彎音效果」。

3D打印不難但需時間
寄望設計可供全球應用

3D打印技術為創作帶來了無限可能性,操作上有沒有困難?松信博士表示,剛開始時要熟習軟件,又要尋找不同的公司成為合作伙伴,難度在於要投放很長的時間。「每次微細的校正,亦要回到軟件中重新運算,再等兩小時編印,不過最後的成果非常理想。」

松信博士透過這配備輔助風道的吹嘴設計,讓接觸傳統樂器的初學者更易掌握樂器的發聲技巧,亦成功打破了音樂的國界,因而獲得「德國iENA國際發明展」銅獎,亦已申請PCT國際專利和日本專利。他未來致力把吹嘴設計推廣到全世界,令世界各地的人也可下載設計圖,以3D打印製作出獨特而經濟的樂器。

如有興趣商品化本項目,或進行後續合作計劃,請聯絡香港教育大學知識轉移辦公室。

如有查詢,歡迎致電2948 7556 聯絡香港教育大學,知識轉移辦公室 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