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大數據學習廣東話 緊貼社會文化變遷 學習在地化生活語言
研究指出香港非華語人士學習粵語的成功率偏低,當中非本地人士平均十人中就有九人因不同的學習困難而中途放棄,專家指出箇中原因與粵語口語和中文書面語差距大,聲調容易混淆和學習教材未趕得上時代用語,難以融入生活等有關。香港教育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系主任及副教授錢志安博士研究漢語和粵語多年,曾經整理出「二十世紀中期香港粵語語料庫」,探索粵語過去半個世紀的演變。2019 年,錢博士得到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和語文基金的資助,參與「香港非華語人士中文學與教材料開發計劃」,結合大數據科技,取用日常生活的粵語語料,開發「Learn Cantonese with Big Data」手機應用程式,以提升非華語人士學習日常粵語的興趣和成效。
詳細內容全方位智能活動平台 多元化應用設計 開啟嶄新校園學習風氣
香港欣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Active Learning Solutions Limited,下簡稱 ALS)以一抹流麗紅色線條衝破綠色三角框架為商標,象徵突破固有框架,矢志讓師生走出傳統學習模式,感受嶄新教學體驗。公司行政總裁黃慶凱表示:廿多年來,一直與團隊以提供創新及領先市場的產品和服務學生、教師、家長為宗旨,與時並進,積極回應未來教育發展需求。服務從電子教學軟硬件開發,一直伸延至不同教學活動方案,並集結過往與學校的合作經驗,奠下「善用科技大數據」、「推動學界活動方案」、「發展孩子潛能」、「建立和諧共融校園生活」、「助孩子全人發展」五大方針,冀望一直與學校同行,提供符合未來教學方針的技術支援,為香港教育再下一城。
詳細內容
香港教育大學
善用大數據分析 規劃學校持續發展
自1970年代以來,計算機系統通過業務流程的自動化為各行業機構提供了競爭優勢,從而為持份者及客戶提供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的服務。時至今天,很多機構的操作數據庫(operational databases)已經積累越來越多的數據。學校的數據庫也不例外,儲存了大量有關教與學、學生支援及學業成績的數據。現代企業機構均以分析及運營數據來優化及支持決策,作為獲得競爭優勢的一種手段。對於學校而言,分析這些教與學數據有助課程發展、改善教學策略及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分析數據以發現新決策方案的重要性已被廣泛運用,數據科學(Data Science)便成為新興的學科,而以大數據(Big Data)分析生成的數據量和不同的格式更加成為研究發展的討論焦點。
詳細內容「以大數據促進學習」 積極善用大數據
商界和資訊科技界應用大數據來營利和創新,學術界同樣可以藉著快速收集、分析及研究巨量而複雜的資料,提升教與學,於大數據時代獲益。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趙明明教授及其團隊自 2016 年推行一項為期五年的研究計劃——「以大數據促進學習」,希望以大數據研究幫助香港的教育界。
詳細內容電子教學 新出路 通用化軟件 以大數據提升教學
優質教育基金準備了20 億元協助學校推行電子教學,不少學校申請基金設置VR 眼鏡、VR Cave 等,同時學校以節儉的態度為主,所以停課期間,只選用免費的管理平台(如Google Classroom)。這一切的舉措,是否真的能推動電子學習,甚至提升教學效能?八達科技有限公司科技總監譚永基先生(Hillman)則認為,疫情下學校追趕時代步伐,被迫走上電子教學之路,然而電子科技始終不是他們的專業範疇,有些地方難免不明白當中主次為何。專業的由專業的來,讓Hillman 詳解電子教學,有何新出路。
詳細內容
香港教育大學
個人化英語詞彙學習系統 靈活運用大數據 自由選擇最佳練習模式
傳統的教育,著重各科習作及功課的操練,促使學生獲取更好的學習表現。其實相比起強制訓練,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題目及方式作為日常練習,更能引發強大的學習動機。因此,香港教育大學英語教育學系的鄒迪博士,與及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謝浩然博士設計了一個個人化英語詞彙學習系統,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及興趣,進行英語練習。
詳細內容探討「大數據」教學效能 學校如何走進學習新時代
電子教學在香港推行超過10年,教育界在推動電子教學方面積極進取,但學校及教師們往往把「電子教學」和「電子評估」掛勾,惟「電子評估」在推行上仍存在不少問題。學校一般會運用「學習管理系統」(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作學習資源分享、收集及派發家課、進行課後討論以及學習評估等;但事實上,一所學校可能在不同的範疇內用多於一個學習管理系統,而不同的學習管理系統之間尚未達成規格及格式上的共識,也因為商業的原因而各有各做,即使收集了學生的數據表現,亦未能作跨系統的分析,得物無所用而浪費資源。此外,教育局亦未有提供實質支援,學校只能單打獨鬥、自己尋求解決方案。
詳細內容一場與人工智能的對話 AI 在語言學習上的應用
在這個數位時代, 相信大家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一詞並不會感到陌生。近年備受消費者青睞的語音助理Alexa就是由人工智能衍生出來的。使用者說出指令,就可以查詢天氣、撥打電話或編排日程等,為生活帶來不少便利。由於人工智能在我們日常生活都能提供不同程度的便利,因此我們認為人工智能亦能為語言教育帶來不同程度的幫助。在語言學習方面,我們認為人工智能大致可以分為3大種類。
詳細內容
香港恒生大學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香港需要哪些人才?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2月18日發表,清楚訂明香港的定位: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