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症 轉危為機 成就真正的自主學習

文: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電子教學 Back To School 開學 以學生為中心 人本主義 情緒支援 危機應對 轉危為機 自主學習 特殊學習 線上課堂

  2020年的今天,疫情肆虐,人群隔離成了新常態,學生「重返校園」顯得困難重重。面對前所未有的公共衞生危機,為保障學童的身心健康及課程順利進行,前線教師的工作量可謂有增無減。在過往傳統面授課堂中,教師只需要沿用教案如常備課即可。現轉為電子教學後,教師不但要學習拍片、舉行實時網課、預備新教案,同時也需要照顧家中停課子女,這種雙重身份帶來的壓力,該如何一一面對?新學年即將來臨,教育局宣布學校可正常開學,但課堂形式由面授改為線上。如今電子教學必是大勢所趨,各方具體應要如何安排、互相協調及合作,以便順利迎來疫情下的教學新常態?

一、電子教學常態化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症蔓延,面授課堂反覆中斷,為了保障學生停課不停學的學習進度,電子教學更有常態化的趨勢。然而,礙於各校的硬件設備、資訊科技人員支援各有不同,教師未必十分熟悉線上教學軟件的操作、學生家中的流動裝置不足、網絡連線不穩等,窒礙了線上課堂進度。過往教師仍未做好充份的電子教學培訓,而且除了技術操作外,教師仍需要面對重新剪裁課程、課程預習、簡報筆記製作、安排學生課堂互動、收發功課及學業評估等繁複教務工作,還未計算如何於線上處理學生的學習差異等問題,隨着電子教學需要,教師的工作量和壓力都大增。


  在電子教學的需求下,教育局又如何採取措施應對及處理,甚至解決對教師及學生的電子教學技術支援呢?早前停課期間,教育局已在網上設立專頁,目的在於講解運用電子學習平台、翻轉教室和實時網上授課的技巧,當中上載了數十段短片,供教師參考及更掌握有關教學策略。此外,教育局亦於年初開始每星期舉辦不同課題的網上研討會,分享最新網上教學的資訊及實踐經驗,截至七月已舉辦了數十場活動讓教師參與。除了專頁的運作外,在電話熱線、流動通訊程式及網上自學課程等,均持續為有需要的教師提供意見及適當支援,因此老師不妨可留意局方的最新資訊。

「運用電子學習平台及翻轉教室策略支援學生在家持續學習」專頁:https://qrgo.page.link/NJkDD

 

二、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概念源自於1 9 6 9 年《Freedom to Learn》一書,心理學家Rogers提出以人本主義的方式來把學習者視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習應由他們作主動及自發性的探索開始。當學習者意識到自己能選擇學習內容,以及能夠自己規劃學習目標時,他們就隨之而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及重要性。這個過程能夠一改學生對知識傳遞的傳統概念,身份由「接收者」轉化成為「發掘者」,自主探究技能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責任,並且調整他們的學習態度。


  因為沒有改變的迫切性,縱然教育局近十多年一直投放資源推行電子學習、推動電子書,但都是舉步為艱,成效不大。不過,由去年社會運動至今年疫情下,停課期長達數月,現實環境的轉變令到很多老師勇於嘗試多媒體教學、揀選合適的途徑去實踐新的教學法。


  「自主性學習」談了許多年,但這是純粹口號抑或是真的能執行呢?在這次疫情下,學校以往推動自主學習的成效有目共睹。實踐自主學習的學生,學習影響可減至最小,甚至可以超越課程規限,學得反而更深入。自主學習將探究主導權交給學生,而教師的角色除了是輔助之外,還有許多準備工夫要預備:設計學習方案,提升和帶動同學的學習動機,一套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若運作成功,都是老師在課前花盡心思絞盡腦汁的成果。優質教案有助啟發學生思考,從而發掘有趣的議題作探究活動,更有效推動學生自主學習。

  五年前,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小學決定在校內推動自主學習,疫情下停課不停學,正好能驗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效。在電子課堂中,學生仍保持學習熱誠,主動積極地學習,並在短暫的復課期間展示出不錯的學習成果。

  盧秀枝校長坦言,是次疫症中感受尤其深刻,原本1月27日正式宣布停課兩週的時候,以兩星期讓老師和學生擺脫課程規限和功課束縛,全面推行電子教學。而五、六年級早於兩年前已推行自攜裝置(BYOD)政策,2月5日第一週開始在六年級推行實時教學,所以很快適應,因為學生早已習慣使用線上的學習工具,試驗Google Docs, Google Site, Google Meet, Zoom, Seesaw等教學平台,讓老師和同學評鑑哪個平台最易用、最穩定,從而揀選最適合的教學平台。及至第二週,五年班加入推行網上實時教學,同樣非常順利。至於低年級學生,則主要使用Seesaw,校方很短時間內已決定購買Seesaw付費戶口,讓學生可以每天在Seesaw和老師分享一句感恩的說話,在不能面授的情況下保持緊密的師生關係,學習自然事半功倍!

  教育局作為教師支援的後盾,不少學校都期望局方能夠為來年復課提供清晰的學習指引。就上述問題,教育局表示教師可參考由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各科課程指引,無論是網上或實體進行課堂活動,教學方法均可有不同設置,以迎合不同學生的需要。教育局深信根據教師的專業技能,定能應付未來種種不可預測的挑戰。而對初小和幼稚園學生而言,局方認為未必適合採用電子學習,多鼓勵孩子閱讀及/或提供一些簡單的工作紙、小任務、觀看有趣和有教育意義的短視頻等,亦可達至相關學習效果。

三、 特殊環境下的特殊學習需求

  新學年來到,學習模式將會大為轉變,顛覆了傳統的教學經驗,學校如何能掌握當中的機遇,與時並進,真正做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要視乎學校管理層如何應對是次疫情下的危機,從正面角度看,這也是推動學校改變的最佳時機!


  然而,在疫情之下,對於有學習障礙或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例如自閉症、過度活躍症學童專注力較差,未能長時間專注於線上課堂的屏幕。學習過程少了教師在旁觀察、關懷和指導,難以提升學習效能。視障學生更無法使用電子學習,只能經由教師送點字書到家中繼續學習。此時,家長要身兼教師角色,照顧孩子起居飲食之餘,還要指導功課與學習。無可否認,新學年重返校園將為各方帶來巨大壓力,如何迎難而上,是每個角色必須學習的課題。因此,學校需要與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保持溝通,為家長提供適切協作,繼續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不同支援方案。此外,家長及教師亦可參考教育局製作的教學資源,一同幫助特殊需求學生過渡此艱難時期:

1. 支援自閉症的學生適應停課及復課安排的抗疫小錦

2. 支援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學生的家長錦囊
3. 支援讀寫困難學生的家長錦囊
4. 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樂在家、網學易
5. 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暑假小錦囊

「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樂在家、網學易」暑期系列專頁:https://qrgo.page.link/KnE6N

四、情緒支援及危機應對

  近半年來,疫情持續反覆,學校復課與否,只能觀望疫情變化隨機應變。九月開展新學年,家長、教師與學生無可避免要全情投入於電子學習中,不單是教師教學前、教學後的工作量大增,學生和家長也需要習慣和適應網絡課堂形式,此外,疫情所帶來的公共衞生危機,使得人們生活壓力、負面情緒指數也上升不少,尤其在學學生面對欠缺群體的學習生活、升學就業等各種壓力,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


  面對如斯境況,教育局向全港學校發出函件,當中包括「就復課為學生提供情緒支援的指引」和精神健康及專業支援服務的資訊,提醒學校關注整體學生的精神健康, 同時推出一系列名為「疫流停課‧不停『愛』」的心理教育短片,家長或教師可在「教育局YouTube頻道」瀏覽,期望透過不同渠道來喚起教職員和學生對精神健康的關注。教育局承諾在新學年開始,將會為教師和輔導人員舉辦20場「社情常改變、關愛在校園」工作坊,邀請精神科醫生與參加者分享支援學生的實用技巧及進行個案研討,以提升學校人員照顧有精神健康需要學生的能力。

  保持心理健康和正面迎接復課是十分重要的事,全球教育界均要面對變幻不定的疫情,危機管理是必須學習的課題。教育局坦言,2019/2020學年,在復課後曾到數十所學校進行重點視學,以便聚焦了解各校如何支援學生學習及發展的工作,如今局方正在整理相關的視學資料,稍後總結過後,將與業界共享交流。相信在局方和學界努力協調下,希望能轉危為機,加速電子教學、自主學習等學習目標成為一個契機,讓業界明白危機應變可以變成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理想契機。

教育局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edb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