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需與學習思維整合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露雲娜老師 英語整合法 英語教師支援協會

上期跟各位分享了英語教學應多着重學習者思維輸出的方式,多了解他們怎樣表達思想,才可把教與學接軌。今期筆者會介紹怎樣利用整合思維做到輸入和輸出互通,迅速地幫助學生改善英語能力。如何做到?一齊從整合教學內容開始,務求讓學習者有「叮」一聲的頓悟感覺。

英語講求語法,而中文是靠個別字詞組成,因此兩者要求不同:中文學習以詞彙越多,語言水平越高為基石,但英語則以文法構成表達意思,例如:

1. I made a toy to play with him. 我做了一件玩具和他一起玩。
2. I made him play a toy. 我讓他玩玩具。

兩句話的用字有80% 相同,只是位置不一,但句子意思卻是南轅北轍。若然學習者只是根據中文「一字一解」的學習模式,以「made=製造,play=玩,toy=玩具」的方式解讀句子,相信永遠不會明白例句2所表達的意思。

事實上,很多學生就是一直沿用上方的解讀方式去學習英語,所以學了十年八載也進步甚微。要扭轉劣勢,是否代表要摒棄這種學習模式從頭學起?非常困難。為什麼?試想想,如果你是右撇子,霎時間要你變成左撇子寫字,談何容易!事實上,要作出一些有別於母語慣常學習模式的改變十分困難,除非學習者在往後日子不使用母語溝通,否則難免被母語思維主導。如筆者上一篇文章所說,與其把220V的電器直接變轉為110V的電器,為何不將複雜事情簡單化,找來一個適用的變壓器呢!

從學習詞彙取向着手

既然一下子改變不了學習模式,筆者選擇了迎合這種學習思維,而締造了【整合法】這個變壓器。首先,以中國人學語言時喜歡學習詞彙的取向着手,例如:教生字時,可把近音和近義的中英文述語一起歸類。廣東話中有很多詞語是從英語轉變過來:dump(揼─扔掉)、fluke(夫碌─僥倖)、pose(甫士─姿勢)、class(卡士─社會等級)等。好處是音義共通,很輕易學懂。

至於文法方面,便需要花少許心思,將教學內容和學習者母語表達的方式盡量拉上關係。【英語整合法】的精神正是將英語語法的要求與「使用者=學生」的理解認知整合,達致互通的效果。例如:當教授時態時,焦點應投放在中文如何演譯時間的表達上。讓我用6種時態說明吧!見附表:

Past Tense 過去式 Present Tense 現在式 Future Tense 將來式
She studied French last year.
她去年學習了法語。
She studies French every day.
她每天學習法語。
She will study French next year.
她明年會學習法語。
Past Continuous Tense
過去進行式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現在進行式
Future Continuous Tense
將來進行式
She was studying French when I
came home.
當我回家時她正在學習法語中。
She is studying French now.
她現時正在學習法語中。
She will be studying French when I go home this afternoon.
我稍後下午回家時,她將會正在學習法語中。

簡單來說,當表達時間時,中文多是加入個別文字如:了、正在中;英語則普遍改變動詞的後半部,如:-ed、-ing。所以,要令學生記得把英語動詞的時態轉換,應將-ed、-ing譯成了、正在中,不應教過去式加-ed、進行式加-ing,因為中文根本沒有時態。應用時,腦袋中不會出現過去式或進行式的字眼提醒,只有像將來式的會字提示加will字罷了。

露雲娜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