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
為非華語學生 打造未來的鑰匙 一埸會動的中文課!

文: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非華語學生 語文教育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 黃建豪 多元 深水埗 體驗式戶外學習 少數族裔

香港是個由多元文化組成的社會,遊走於各社區內,我們不難看到不同種族、國籍、膚色的人士,也會聽見各方語言。語言是個有趣的東西,是生活的絮語;是文化的結晶,細心聆聽,亦可以是場世界的風景。然而,居於香港的非華語社群要融入社區,就需要學好中文,他們的語文教育就變得非常重要。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的中文科老師黃建豪教了非華語學生9年,他深信:「我們需要清楚了解每位學生的族裔背景及文化,才能了解其困難,提高他們的中文水平,協助他們融入社會。」

學習語言 走入社區是關鍵

黃建豪老師回想他初擔任中文科老師時,並非一開始就教導非華語學生。當年他來到了現在任職的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時,學校正招收第一年的非華語學生,校長給予的一個偶然機會,讓他跟非華語學生結下師生緣:「一開始時也很擔心,我事前做了不少資料搜集,也表示礙於文化差異、語言難度等因素,教導非華語學生中文非常困難。但走進了課室,多接觸學生,才知道只要用心找尋合適的方法,學生是可以持續進步的!」

教學10年,黃老師發現現時很多本港的非華語學生礙於種種因素,並未能融入主流中文課程,因此他與教學團隊著手研發針對性的校本課程。此外,他開始思索非華語學生語言與社區的關係。對於本地學生來說,學好中文是增潤;對於非華語學生,中文則是走進未來社會的鑰匙,而要學懂一門語言,沒有比連結該地方更為有效的方式了。

體驗式戶外學習 透過中文認識社區

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黃老師期望透過學習中文,學生也能看見他眼中的美麗香港。他代入學生角色,思考他們生活上會遇到的情景,設計出以「社區情懷」為主題的跨課程教學計劃,讓學生學習描寫的要訣,亦為學生安排了兩次體驗式戶外學習,透過實地考察,帶領他們走進香港街道,同時又可以學習文法。

黃老師及其教研團隊為高中非華語學生度身訂造了校本單元《初見深水埗》及《等待「伯樂」的舊街道》,其內容取材自生活,學生先閱讀了解,然後由老師帶他們到文中描述的深水埗及中上環街道作體驗式學習,黃老師笑着分享學生的各種有趣觀察:「其實學生的心思很細膩,以鴨寮街為例,學生來到後發現原來沒人叫賣!而且檔主的關係都很友好;當我們來到了香港最古老的街道水坑口街,同學們親歷其景,英軍正式佔領香港的那一下海面鳴炮炮聲,彷彿在他們耳邊響起,就是這種情懷及感情,讓他們更加愛上這個地方。」

黃老師說這亦是一次跨學科的嘗試,以通識科去宏觀地理解舊區重建;亦以歷史科教導香港史。學生反應熱烈,團隊們亦大受鼓舞,已規劃下一次的課堂會到咸香處處的大澳,感受香港昔日的驕傲——漁港文化。

非華語學生來到上環樓梯街,反應熱烈,透過學習中文更認識社區。

不小心觸犯禁忌 老師也需學習尊重

作為非華語學生的中文老師,黃老師對於「文化融和」這學問感受猶深。如說10年的「非一般」教學教曉他甚麼的話,就是「尊重」不只是學生的責任,老師亦然。他的學生來自不同族裔,有着不同信仰,有錫古克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印度教等,就如一般人,他坦言也試過觸犯禁忌:「有一次我沒有細想過就以小豬印章去表揚一名穆斯林學生,他沒有憤怒,只跟我說明了這冒犯了他們的信仰,我頓時大悟,謹記以後要好好了解學生的背景。」

相信學生潛能 成功無分國籍

人與人之間,誤會是因為差異,願意接納是因為包容。黃老師舉例說為甚麼有些家長、教育工作者會覺得部分少數穆斯林學生在學習積極性上會比一般華語學生較弱?「其實大部分學生為了傳承其信仰及文化,放學後要到伊斯蘭學習中心學習、朗讀可蘭經至晚上七、八點才能回家。」黃老師希望大家細想,一位非華語學生說的家鄉語言是烏都語,學的是中、英文,讀的是阿拉伯文,加上齋戒月等禁食傳統,他又怎會不吃力?以上種種也需要老師們走入社群,切身了解才能體會他們的需要及困難,提供適當的教學。

任何人也值得一個閃耀的機會,黃老師深信未來每一位能夠改變世界的人,今天也可能剛好是他的學生。他一直以來努力的,是守護每一個學生的機會,為他們做好準備,走向未來。有教無類,是他為師的堅持,亦是他對學生的一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