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生命,由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傳媒 專家分享 高慕蓮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教育傳媒 認識自己 香港教育雜誌 專家分享

孩子入學之後,很多家長比較緊張孩子的學業成績,但學校不能照顧每一個孩子,每一個階段的需要。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人生導師,要孩子有積極的人生,不妨由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

曾經與一位老師在小學高中常識課「我的身體」教學單元中引入生命教育元素,發覺相關的體驗活動有助學生了解自己身體,從而愛惜生命。下面介紹其中三個課堂活動:

課次/ 項目
1. 認識身體 肺部與呼吸 心臟與心跳  消化系統與進食
2. 活動設計 體驗呼吸的節奏 計算脈搏跳動次數 快食、慢食對食道及消化系統影響
3. 引導學生通過活動與身體對話 1. 生命從呼吸開始
2. 控制呼吸有助穩定情緒
1. 脈搏、呼吸都代表生命的跡象
2. 心跳快慢與健康息息相關
1. 要身體健康,就要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2. 鼓勵學生吃一些令自己快樂的食物

活動一:呼吸

生命從呼吸開始,活動設計目的既讓學生認識肺部的功能;同時學習有規律的呼吸。

活動後反思:孩子面對困難與挑戰時,老師及家長都未必能陪在他們身邊;所以要培養生活技能。如面對緊張與焦慮,可以引導他們放慢呼吸節奏以舒緩情緒。

活動二:心跳

心跳始於右心房;借助心跳讓學生認識心臟的功能;心跳是生命的跡象,計算心跳次數活動讓學生直觀生命的奇妙與躍動!

活動後反思:21 世紀人才要兼備智高和情商,情緒是孩子面對外界刺激引起的生理反應,很正常;但大喜、大怒與大悲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家長及老師要引導學生認識情緒及管理自己的情緒;免被負面情緒控制。八至十四歲的兒童,正常的心跳每分鐘約70-90 次。孩子可以通過記錄不同處境和心理狀態;呼吸節奏與心跳速度的微妙變化,增加對自己的了解。

活動三:進食

對很多「少孩」的家庭,家長不怕孩子吃不飽,反而擔心他們不想吃、挑吃或用電子產品「送飯」!活動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是像平時的進食速度吃一片麵包;學生不足十秒就可以將麵包全吞下,完全說不清楚麵包的味道。第二次,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麵包。吃的時候咀嚼久一點,同時感受麵包是如何經過口腔進入食道。結果,學生用了接近一分鐘的時間才吃完一片麵包;這一次學生能具體說出麵包的形狀與味道。

活動後反思:食物除了提供營養,還可以令我們心情愉
快!鼓勵孩子吃一些令自己感覺「快樂」的食物( 如水果、蔬菜及粗糧等),均衡的飲食既有助保持健康,也可以令心情開朗。

通過上述的體驗活動,既可以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又能引導學生探索生命奧秘、關注自己的生理與心理健康。一個積極的人生由擁有健康身體、樂觀的心境開始。希望家長在關注孩子的學業同時,引導他們認識自己、愛惜健康及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