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並進 深化課程創科元素

文: 教育傳媒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 教育專業26期 《施政報告》 香港元創教育管理人員協會 呂恒森校長 STEAM

新一屆政府發表首份《施政報告》,表示政府會在中小學以普及化、趣味化、多元化的方式,大力推動 STEAM 教育,為學生打好基礎,配合香港未來發展創科的大方向。當中措施包括普及學習,在課程中加入更多創科學習元素,例如人工智能;在全球知識型社會及經濟發展下,香港的地理位置及資源一直以服務及高增值行業為經濟發展主軸。惟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教育下一代更加需要與時並進,相信教育界對新普及化措施予以肯定。

加強創科教育專業支援

大力發展 STEAM 教育刻不容緩,對比推行新高中學制前,約有一半學生修讀數理科,但現時中學教育方面,對培育數理人才存在結構性限制。以 2022 年中學文憑試考試統計數字為例,全港約 45,000 多名考生之中,報考生物、物理、化學分別大約只有 10,000至 12,000 人,資訊及通訊科技更不足 5,300 人。而高中純粹以科學及資訊科技為選修科的學生,整體更不足四分之一甚或更少。因此,必須要加大力度推廣科學及資訊科技相關的課程及培訓課程統籌教師,期望政府進一步加強創科教育的專業支援,以及提供統籌人員和教師團隊的發展空間。統籌人員的角色及職能需內外兼備:在內,需要統整課時及規劃課堂,安排教師團隊接受培訓及制定發展方向及規劃課程;在外,需要聯繫大學、專業學會、科創機構及企業,透過合作深化課程及增加實習機會。

學習融入生活素材 培養正向價值觀

為進一步開展 STEAM 教育,以及讓學生與生活經歷相結合,本校通過重整課時,為學生提供專題研習課程。在課程中,透過結合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培養,讓中一及中二級同學打破年級限制,以小組形式每一循環周安排兩個恆常課節,進行專題研習計劃。目標是透過「設計思維」,讓學生從觀察自己所在社區上的難點或痛點入手,以積極的態度有系統地提供建議、緩解甚至解決方案。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及解難的態度來面對問題,而非只會怨天怨地,從而培養正向價值觀。

計劃以科學的方法及憑據作為研究方向,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探索自己在社區上感興趣的研究題目,然後通過蒐集資料、整理和分析、綜合與歸納、實地考察,甚至街頭訪問,以及親身探訪有需要人士等,對命題加以探討研究,並作出回應。讓學生從探究的學習模式當中,培養他們的責任感、愛及同理心、互相尊重及以人為本的公民責任及態度。課程的成品,可以服務方式或產品形式來表達及展示,例如以人工智能或STEM 裝 置、 視 覺 藝 術 作品、歌曲、影片或甚是話劇作為媒介,讓研習能夠清晰地表達或服務有需要的社群或單位。

香港元創教育管理人員協會主席呂恒森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