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成長建立自信的 人生必修課——體育

文: 教育傳媒

教案分享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育傳媒 教育專業第19期 體育 教聯會教師義工網絡 陳耀麒老師 國家領導 奧運

  最近牽起了一陣「奧運狂熱」,隨着港隊在奧運會屢創佳績,普羅大眾對運動員的支持也與日俱增。然而,在學校當中,體育科則被視為讓學生紓壓放鬆的休閑活動,甚至將體育課借調成測驗或補課,以供主科追趕進度。體育除了「強身健體」外,當中更蘊藏了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特質,讓其畢生受用。筆者希望能在此分享體育當中「鮮為人知」的深層意義。

從一個「傳球」開始,學習團隊精神
  以籃球的「傳球」為例,相信任教小學體育的同工也有同感,教授「傳球」的動作不難,單從練習中做到傳球「易如反掌」。然而,在實際比賽環境時,學生則只會「拍球」、「投籃」。作為體育老師,要教導學生如何放下一時個人突破得分的「英雄感」,宏觀地察看情況,巧妙地運用傳球,為隊友製造投籃機會。當中所學習的正正便是「宏觀角度」對待事情及「放下自我」與人溝通的團隊合作精神。
  現代社會中,每個人的角色與作用越趨精細,人與人之間的分工協作越來越重要。缺乏團隊意識的孩子,即使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具備了出色的技能,但「獨木難成林」,他日投身社會,難免遇上不少困難。以「宏觀角度」察看事情,與團隊合作群策群力;與同伴訂立清晰目標;與他人分享資源,成就大事的阻力自然迎刃而解。只要懂得與人合作並且遵守規則,無論在球場上還是在社會上,孩子都能收穫更多。

從比賽中磨練 「人生智慧」
  筆者以往只是單純為了比賽而訓練,但自己有了小孩,同時接受教練訓練後,慢慢會思考運動帶給下一代更深層的教育意義。在人生的路途上,豈有一帆風順之事?讓孩子學會「失敗」才是最重要。體育中的「失敗」,相信對孩子而言,定必賦予更深刻的意義。
  體育,向來也是以「汗水」點滴累積理想表現。在過程中,從「做不到」到「熟能生巧」,孩子需要身體力行忠誠地面對自我,徹底地改變習慣,方可爭取一點進步。
  或許大家會認為,孩子在學業當中也可能面對「失敗」,然而學業所涉及的因素十分多:不同科目、不同程度,講求天資、學習方法與勤奮程度,而在學業上遇到「失敗」的孩子,又是否認真並全情投入於課堂與溫習?然而運動場上,並沒有不努力的人,而且儘管多努力,也有遇上失敗的機會。因為運動場上,總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經歷過努力、汗水而迎來的「失敗」才會讓人刻骨銘心。作為體育教師或教練,要教導孩子的正是如何從「失敗」中重新出發,以比以往更努力的努力,爭取下一次「成功」的機會,成長為一個更有智慧更頑強的人。總括而言,很多的國家領導者都是運動員出身,他們才有難以擊垮的信心和號召力,懂得如何去競爭,懂得團隊合作。這正是一個成功者應該具備的質素。「體育」從不是單單讓孩子遊玩的課堂,體育令孩子學會愛上一件事情,甘願為所鍾愛之事而克服失敗,這才是體育賦予孩子的深層意義。
  相信每一個鍾愛體育的孩子定必與筆者一樣,在體育途上一路走來,能收穫一段段美好的回憶。
  筆者自加入「教聯會的教師義工團隊」,能透過舉辦不同的義工服務,與同工進行交流,藉此擴闊視野,令教學旅途上變得更有意義。

陳耀麒老師,教聯會教師義工網絡(2020-2022)理事、基督教神召會梁省德小學體育科科主任、課外活動組主任、學校推廣發展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