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對的方法學對文法(42期)
專家分享 香港教育雜誌 教育資訊 教育傳媒 英語整合法 露雲娜老師 英語時態 香港教育雜誌42期上期分享了整合方式如何令母語為中文的學習者,輕易地理解英語時態【tense】,今期會更詳細地說明這種方式其關鍵及好處,首先就從一般人對-ed或-ing做結尾的字說起。
很多學生一看到英語字彙最後部份是-ed,便會認定該字是過去式的動詞;而字彙最後部份是-ing,則是進行式的動詞──事實卻非如此。
在一篇約500字的英語文章中,大家不難發現以-ed或-ing結尾的字經常出現。為什麼?原來英語除了時態外,還有幾種文法是運用-ed和-ing去表達。那麼【英語整合法】怎樣破解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呢?正是利用中國人的語言慣性思維:以意思解說,把-ed及-ing變成有意思的部份,配合【一部份多解】便可。
例子如下:
LaLa watched a film. | 拉拉看了一套戲。 |
The most watched film is King Kong. | 看得最多的戲是金剛。 |
Judy is dancing with Peter. | 祖迪現在正在與彼得跳舞。 |
The girl dancing with Peter is Judy. | 與彼得跳舞的女孩是祖迪。 |
To Judy, dancing is fun. | 對於袓迪,跳舞活動是有趣的。 |
讀者可能會問,-ed或-ing擁有不同意思,怎樣才能知道是哪個呢?答案便是筆者一直以來提倡學習英語的第一步:學英語,要先學詞類,再學意思。
若-ed和-ing是屬於動詞(verb)的部分,意思便解作了或正在。當-ed是形容詞(past participle)時便解作【的】;而-ing是形容詞(present participle)也是解作【的】。至於-ed和-ing 是名詞時(gerund)便解作【活動】。換句話說,單靠個別字串有-ed和-ing是斷定不了它的真正身份及其意思。另外,讀者有否留意在括號內的英文字眼如:past participle、present participle、gerund皆有點陌生?但以中文字眼表示:【形容詞】或【名詞】,便很容易讓人明白。其實,筆者在過去二十載教學生涯裏,發現妨礙學生學習英語的原因,很多時是那些使人費解的文法字眼。老師在課堂上重複使用這些陌生的字眼解說文法,可謂事倍功半啊!
要讓學生輕易地理解英語文法,使用學習者熟悉的字眼是首要條件,這也是《英語整合法》存在的目的。